太宰治作品分析
【介绍】:
日本无赖派*主要作家,生于青森县的一个贵族地主家庭。少年时爱读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后来曾师事著名作家井伏鳟二*。1930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系,中途退学。年青时曾一度参加过左翼地下活动,后来又脱离左翼。他为自己的地主出身产生了一种罪恶意识,曾四次自杀均未遂,最后于1948年6月13日投河自尽。
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三期。从脱离左派学生活动确立其作家地位到1937年为前期。其作品题材多是个人的生活体验,代表作大都收入短篇小说集晚年(1936)中。主要有回忆自己童年的回想(1933)、把当时才二十几岁的自己写成老人的逆行(1935)、烧炭女遭父亲污辱后投水自杀变成鲫鱼的鱼服记(1933)等。中期大致在战争时期。由于他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都进入了一个比较安定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比较明快、开朗,有历史题材的新释诸国说话(1945)、御伽草纸(1945),有散文体的跑吧,梅洛斯!(1940)以及以鲁迅留日为题材的惜别(1945)等。
战后是太宰治文学创作的后期,也是最重要时期。著名的斜阳*(1947)、丧失作人资格(1948)都写于这一时期。中篇小说斜阳采用了太宰治最常用的女性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描写了没落贵族和子一家在战后日益衰败的生活。这篇作品反映了没落贵族以及该阶级的悲观、空虚和颓废的实质。它的出现在日本引起轰动,并产生了“斜阳族”这样一个表示没落贵族的名称。由于出生阶级以及其它条件的影响,太宰治和有些无赖派作家一样,在时代与社会大动荡中陷入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正确道路,只有走向幻灭。
-
《次经》 《圣经》中属于“第二次正典”的经卷。又称《后成典之经》。天主教于特兰托公会议审定圣经正典后,1566年有人把一些历史上无争议的、为整个教会接受的经卷,称为正经,或“第一正典”经书,亦称“第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经典古诗词100首,内容包括100首经典诗词,100首经典诗词,要百首中华经典诗词。原发布者:镇村论坛100首经典古诗词《水调歌头·述怀》(大江来何处)霍文渊大江来何处,西望五国城,唯见滔滔黄水,斜映夕阳红。叹此行歌未断
-
这首诗摹写的是清晨微雨,与诗人其他咏雨诗“从题外著笔”不同,此诗从正面切题,字字实写小雨。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先看首联:“小雨晨光闪”是“见”,“初来叶上闻”是“听”。从此诗内容的内在联系来看,“听”应在“见”之前,晨曦微
-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朝为风烟树,暮为宴寝床。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⒆大陆:指中国。龙蛇起:指各地讨袁军的兴起。风雨多:指战事频繁。当时讨袁军和袁世凯的反动军队正在南方作战。 ⒇斯民:这里的人民。憔悴:饥饿贫困。蹉跎:指自己报国的志愿没有实现,有白白错过时机的感叹。 [21]太和:太平。当时作者
-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问之朝廷
-
吴兆骞《长白山》 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云横千丈,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长白山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包括完达
-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作品赏析【注释】:
-
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朱庆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