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有座岛屿在那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有座岛屿在那里

有座岛屿在那里

有座岛屿在那里,有棵树在那里,有个人在那里。没有靠近,也不会遗忘。因为,一直在的感觉牢不可破。就算时光流转岁月无情,心里有就是在了。

第一次听你说,夹竹桃。那条溪两岸原本就开满桃花,所以叫桃溪。后来种上了夹竹桃,只开花而不结籽。你说,它不是桃。查找一下,原来如此:花似桃,叶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它占领了穿城而过的溪流。那日我去看它,只见一树的绿叶葱茏。

最近怎样?你说,“匀速也是一种静止。没有加速,没有变速。生活大抵如此。”我笑了,学化学的人也精通物理?自然科学本是相通的。原本学画画的人,神差鬼使地学了化学。后来又舞文弄墨。这中间,有多少是相通的共性,多少是离奇的巧合?其实我们都懂:匀速不是静止。一旦被生活拖上了轨道,再也停不下来。

我去过你的城你的云河谷。一个人到溪边,桥上,找不到一点熟悉的样子。二十年,一座城的变化可想而知。找不回青涩的自己,这座城也永远告别了它的破旧和沉闷。却不是,我心里的那座小小的城。

所幸还有写诗的你。你的蛙声,月色,桃花,雪意。问你一座山,说不出那座山的名字,只是描述,问你知不知。“你说得好抽象,我们这里的山都很高,山上都有一座庙,庙里都有几个和尚的。”爬山时的每一次拐弯,都觉得有冲下悬崖的危险。直到山脚下的房子都小得像盒子,碧水绿田呈现在眼前,呼吸着山上的空气,心里的花朵就开了。对了,那座山叫碧云岩。

你说常常喝醉。有那么空旷的夜晚那么多的寂然,唯有喝酒。能不能取一段月色,用来下酒,写诗。今天,谁还会对着故乡的一畦麦田由衷慨叹,在雨后的山间去寻觅一席缥缈的青衣?

我博客里的朋友说,为什么在你的眼里,什么都是诗,在我眼里都是沙?流沙也是美的。明知它瞬间流逝,偏要握紧一小段它的美。

2009. 12.15

  • 上一篇: 《红叶》鉴赏
  • 猜你喜欢
    • 适合家庭诵读的古诗词(家庭教育的古诗文诵读)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家庭诵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古诗文诵读,适合家庭朗诵的文章或诗,古诗词朗诵推荐适合朗诵的古诗词。流传千古十五大教子诗诗词可以抒情,诗词可以言志。其实,诗词还可以教育子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的名人是如何用诗词来教育子女的。家庭是人生

    • 欧阳修《永昭陵挽词三首》全诗鉴赏

      干戈不用臻无事,朝野多欢乐有年。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梁篇。衣冠忽见藏原庙,箫鼓愁闻向洛川。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

    • 古典文学作品《江城子》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密州出猎 〔1〕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2〕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 酒酣胸胆尚开张。 〔5〕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哲理诗《希望》原文和鉴赏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姐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象光一样无形 象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象窗外的飞鸟 象天上的流云 象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

    • 苏轼《白帝庙》全诗鉴赏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崎岖来野

    • 《红线毯》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红线毯白居易【原文】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1]。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2]。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3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

      交友类名言赏析《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 等待情人的诗句:而今都做梦里人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3、相思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莎衣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

    • 明清小说之《三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内容解读与赏析

      小说正文叙北宋神宗年间事,但与宋元早期话本古朴的语言风格异趣,郑振铎推定为元明间的作品。胡士莹则认为: “本篇疑出冯梦龙手笔。” (《话本小说概论》) 冯氏又将此故事收入其《情史》。明人汪廷讷根据这一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