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鉴赏
作者: 李元洛
陶然(香港)
通红身躯露出黑色圆点,难道那就是精灵的眼睛?
我就要出发了,你送我两颗坚硬灿烂的红豆,相思如果可以缩短空间,我的口袋就应该让它盛满。
我就要出发了,放下珍重的祝愿,虽然我将踽踽独行在边陲,但思念仍保存在你怀里。我会倾听波浪的呼吸,象你在我耳畔喁喁的私语。
迢遥的路途,把两颗心隔绝在天南地北,我在远方能够感应到你跳动的节拍,尽管当中横着海潮在喧腾。红豆贴心相依偎,顽强地渗出烫人的热量。
带上两颗红豆,任何身外之物都成了累赘。满腹的思念凝聚成红色的颗粒。艳丽的光华放射在晴日与阴天、白昼和夜晚。
呵!通红身躯的黑色圆点,却原来就是情人的眼泪……
现代意义的散文诗在世界诗史中的年龄不算长,在中国更是青春年少,但是,“红豆”在中国诗文中却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原型意象,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王维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年轻的诗体表现古老的意象,我们且看陶然是怎样古弦新奏,发新声而鸣异响的。
王维的红豆诗是中国的古典绝句,那是一个浑然天成而令人味之不尽的四行世界。不可重复而难以企及。陶然的红豆是当代的散文诗,我们不能要求他一定要超越前人,但我们却可以期待他在散文诗的艺术规范中一显身手,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艺术享受。陶然没有辜负读者的期望,他抒写的虽是古老的题材,传统的意象,前人已经极为成功的涉足过的领域,但他在内涵上多少作了一些新的开拓,在实感与空灵相融合的诗境的创造、在对语言的潇洒而典丽的追求这两方面,也作出了他自己的努力。
由于字数和篇幅的限制,王维的红豆省却了许多东西而让读者的想象去补充,陶然的红豆抒写的却是一对有情人依依话别的特定的刹那,和授受双方因红豆而激起的难平的心潮。王维的红豆是离别后的相思,托“愿君多采撷”而寄意,陶然则写离别时预想日后的相思,将红豆比喻为“情人的眼泪”而抒怀。可以说,陶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前人经典之作的影响,但他毕竟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努力地去开拓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诗,应该讲求实感与空灵的结合。过实过死,密不透风,细大不捐,只有堵塞读者想象的通路,缺乏如诗所必具的空灵之趣,相反,过玄过虚,空无缥缈,不知所云,也只有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这种作品也缺乏好诗所应具的实感之美,只有源于生活而想象飞腾,有具体的描摹而留下可供联想的空白,才能实感与空灵兼而有之。陶然的这一作品以红豆为中心意象贯串全篇,具体呈现一对恋人相别的顷刻和他们的心路历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但对主人公的感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离别前后的种种,却作了艺术的省略,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想象去补充,如此实感与空灵交织,创造的自然是艺术的妙境。
散文的语言有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之姿,诗的语言十分讲究密度、弹性和张力,有一字千金之美。散文诗就象文学园地里的月下老人,将散文的语言与诗的语言结成文字的良缘。陶然的散文诗的语言,是潇洒而典丽的。潇洒,是说他的语言活泼而不拘谨,流畅而不生涩;典丽,是说他的语言典雅而见锤炼的功力,同时又文采清华。例如诗的第二节与第三节分别以“我就要出发了”领起,每节都“你”“我”对举,但文字却同中有异,句法或为散句,或为对句,具活泼之趣,有严谨之风。又如开篇是故作疑惑的问句,结尾却是肯定式的陈述省略句,有反复咏叹,有同中见异的变化,在前呼后应首尾环合的语言方式中,读者领略到的不仍然是陶然那种潇洒而典丽的语言风采吗?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陈子
-
东舍延朝爽,西林媚夕曛。有生同扰扰,何路出纷纷。暖日鹓鸾伴,空山鸟兽群。本来同一致,休笑众人醺。
-
明经宣城宰,家此百尺澜。郑公不量力,敢以非意干。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烈气死强敌,仁心恻饥寒。精诚祷必赴,苟简求亦难。萧条麦麰枯,洗荡日月宽。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盘。龙不惮往
-
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
名言: 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 句意: 男人不能没有女人, 女人不能没有男人, 没有女人就会意念摇动, 意念摇动就会精神劳倦, 精神劳倦就会减少寿命。 出处: 唐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冬季农村我家冰冷的土屋里,一个正襟危坐在炕上的火盆,徐徐地散发着微弱的热量温暖着家人。灰头土脸的火盆,经年磨损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白《菩萨蛮》李 白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① 。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②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③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 ④ 。 注释 ①平林:平原
-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
【注释】:史达祖曾为韩侂胄幕僚。侂胄当政时,起草文字的差使,大多由他来完成,得到重用。宁宗嘉泰四年(1204 ),韩侂胄欲谋伐金,先遣张嗣古为贺金主生辰正使,入金观察虚实,返报不得要领,次年(开禧元年,1205)再遣李壁(见叶绍翁《四朝闻见
-
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朱熹的这首咏岩桂的五言律诗写得很有情趣。 首联“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写桂花开放是在一岁
-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