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
质与量
“质”的意思是“精”,“量”的意思是“多”。这是本篇的题旨。
你是尚质的呢?还是尚量的呀?你还是喜欢多的呢?还是喜欢精的呀?譬如你是一个读书人,你还是喜欢“博览群书”呢?还是喜欢专攻一书呀?换句话来说——不,换一个问题——你还是喜欢尽读十三经,廿四史,诸子百家呢?还是喜欢专攻论孟,或史汉,或者老庄呀?
博览群书,当然多量;专攻一书,定然集中(精)。我以为读书应该集中心思,研究一种与自己性情相近的学问。贪食者,不能消化,造成胃病;贪读者,博而不精,决无心得。
非独读书,就是写作,也应该尚质而不尚量。我在前年,曾经读过一篇五千字以上日报的社论。题目很好,很能吸引。内容呢?我读了好几遍,读了又读,全然不知道作者所欲表达的是什么。我又在旧书中,读过一篇九十八个字的史八夫人传。不论何人,在读过这篇短文之后,一定知道史八夫人是一个贤妻,是一个孝妇。原文如下:
上元烈妇史可模妻李氏,阅部可法弟妇也。可模为顺天庠生,娶李三载,以病卒。氏守节,事姑孝。侍太夫人,随可法来金陵。国变后,有显官欲娶之,以危言胁其必从。氏闻之,取利刃割耳截鼻。家人排户入,已死地下,夜半始苏。后姑病,割股以疗。年七十二卒。
上文作者,是古文名家桐城姚姬传(鼐)。倘然贪多的话,他岂不是可以做成一部卅二折的传奇(曲本),或者三百页以上的爱情小说么?成本的传奇,成本的小说,哪里及得到这九十八个字?诗曰:
物以稀为贵,
愈多愈普通。
文章或科学,
最要在精工。
原载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日新中国报
-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道法高超的人可伏龙虎,品德高尚的人,鬼神都要钦佩而拜于足下。 【评析】 道高德重的人会感天动地,不仅广大的老百姓爱戴他拥护他,就连他的竞争对手或敌手,也得敬重三分! 我国
-
《牡丹·吉祥寺赏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苏轼人老
-
(节自 《淮阴侯列传》)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①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 ② ,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 ③ ?何为斩壮士!”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高浪垂翻
-
【4813】如何读懂古典文学(熊逸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2 3万字,2020年3月第1版,49元)△11章:①《楚辞》(上);②《楚辞》(下);③
-
柳永《雨霖铃》柳 永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① ,骤雨初歇 ② 。都门帐饮无绪 ③ ,留恋处、兰舟催发 ④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⑤ 。念去去 ⑥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⑦ 。多情自
-
生命 沈从文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
-
显而易见,这首词以剖析短暂人生为由,借此抒发放荡不羁,愤世嫉俗,以酒消愁的心情。 王观,字通叟,宗仁宗景祐二年(1035)生于如皋,卒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16岁时跋涉千里赴开封国子监拜胡瑗为师。22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翰林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① 。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② 。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③ 。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无衣》) 注释 ①
-
【注释】:这首词借写月下之景,抒发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饱含作者的爱国深情。南徐 ,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