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尽灯花·和青春说再见
瘦尽灯花·和青春说再见
瘦尽灯花
那年我刚刚十七岁。冬天起床跑早操,散了后大家三三两两往教学楼走,即使大冬天我也买不起一件厚棉袄,冻得唇青面白,浑身直打哆嗦。他和几个男孩子说说笑笑着擦肩走过,清秀、挺拔、美好,就是脑瓜像刚出炉的地瓜,腾腾地冒着热气,胳膊上搭着羽绒服。他走了两步回头看,再走两步再回头,然后犹豫又犹豫,终于退回到我身边,把袄轻轻披在我肩上,说了一句:“快穿上吧,看你冻的……”
“……”我惊讶得说不出话。矮矮瘦瘦的丑小鸭竟不期然得到这样的关照,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是三十二班的。你不用了就给我搁讲台上好了。”
说着他就走了。
从此我开始注意他。剑鼻星目,唇红齿白,天生一股侠气在。他笑的时候,感觉日月星辰都在笑,嘴角边一颗小黑痣也无比的好,连周围的空气都被他晃得哗哗地摇。
第二次和他打交道是在考场上,大规模期末考,换班坐。我们都早早就位,只有我身前的座位空着。考试开始十五分钟,门口有人噼里啪啦跑进来。我一边忙着答题,一边想:谁这么牛啊。抬头一看,是他。还是那一副脑门上冒热汗的老德行,估计是从家里一路跑来的。监考老师训他:“韩清,你在高考考场上这样就死了!”他嘿嘿一笑走到座位上,拿手在脑瓜和脸上一通乱抹。我看不过去,拿出自己的粉红绣花小手绢,从后面轻轻碰碰他,递过去:“擦擦汗吧。”他接过来不好意思地一笑:“谢谢。”
那声“谢谢”让我发晕,好像糖吃多了,甜的滋味一圈一圈化成涟渏,整个人都要被化掉了。
从那以后,他变成一尊坐在我心上的玉佛,少艾之年,如怨如慕,一个“爱”字根本当不起我对他的关注,他是那样慷慨、善良、仁慈、美好。
一天晚上,学习累了,独自上了楼顶。夜雪初霁,薄薄的微光里面,一个身形修长的男生拥着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子,正亲密地低低说话儿。他们没有看见我,我却看清了他。那一刻,有泪想要流下,又觉得有什么梗在咽喉,堵得难受。没胆子惊扰他们,只隔着玻璃门看了两眼,悄悄转身下楼。
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费尽心机才打听到韩清考到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医学院,而且和那个女孩已经分手。这时候我也拿到录取通知书,马上就要去本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学校报到。这下子一边感觉到离愁,一边又高兴得蹦蹦跳跳。
大专生活刚开始,我就陷进一个情感的漩涡里面,被一个只想玩玩不想负责任的男生耍得团团转。心情难过,无人可说,一个人在瓢泼一般的大雨里走,楼上有人没心没肺地起哄尖叫。这个时候,韩清在哪里呢?我给他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又亲手一封又一封地撕掉。也许,我应该冒充一个不知名的笔友,给他写一封不署姓名的信,诉说千里之外一个陌生人的痛苦、失望、爱恋、难过——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效果。也不过想想罢了。
那个男生正式和我SAY GOODBYE的时候,好像头顶上悬了这么久的铡刀终于落下,既疼痛,又解脱。那一刻只想见到韩清,一时冲动,天生路痴的我居然跑去买了一张直达北京的火车票。
当我终于站在辉煌壮观的医学院大门口,有泪珠悄悄滑落。此时的我,不复当年的黑瘦弱小,也有了明眸和皓齿,桃腮和浅笑。奢望如蛾,在暗夜里悄悄地飞舞。
七扭八拐才打听到他所在的宿舍,然后请人捎话给他:大门口有人找。二十分钟后,韩清出现了。一身运动服罩在身上,还是俊朗挺拔的身姿,还是红唇似花瓣的鲜润,还是那样剑眉星目的温柔。可是,他是和一个女孩子肩并肩走出来的。那个女孩子眉目清爽、面容安详、满身都是青春甜美的芬芳。
看见他们的那一刻,我早已经退到远远的马路对面,一任他们在门口焦急地东张西望。过了好久,他们一脸愤懑地离开,我却一直在他的校门口磨蹭到傍晚,又吃了一碗朝鲜冷面,才十万火急地坐车往西客站赶。就在我刚坐上公交车的那一刻,一回头,正好看见他和那个女孩子说说笑笑地走进我刚走出来的那家冷面馆。
我痛彻心扉地意识到,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从来就不在一个世界。无论我是幸福还是忧伤,他始终都只能是我青春的信仰,却不能是我爱情的方向。
我和你,终究只能是两面之缘。
我终究要和你说再见。
你终究只能在我的记忆里面开成一朵莲花,绽放无边无际的绚烂色调,那是不属于我的美好。
夕阳模糊,晚云镶着金边,路旁的树叶像是金子打成的,被风搅得稀里哗啦地响,一个傻傻的女孩子就这样被空旷的孤单和荒凉的寂寞包裹。
那就这样吧。就这样。
还是要感谢命运,虽然它让年华步步远去,各色人等徐徐消退,却仍旧在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中,送给我一个坐在远远的圆桌那边的一个侧影,眉目一如当年。
聚会已毕,人群四散,他说拜拜,我说再见,挥手作别的那头,仿佛是我恍如隔世的青春。我的心也在多年提悬之后,缓缓放下,甚至觉得充满。
-
江苏东南部,有一座南控太、滆二湖,北凭长江天堑,西毗茅山丘陵,东连苏杭平原的古城——常州。二万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长江由此入海,带来大量泥沙,才冲积成宽广的平原。 常州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一首哲理诗。对其内涵主旨,则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诗的意象反映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揭示了大千世界万事
-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作品赏析【注释】:
-
沁园春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广德二年归草堂时作。【邵注】邛州,即今四川嘉定府邛县。邛州崔录事,闻在果
-
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
-
一日出之前,大海仿佛深藏着某种不安,潮水一波一波地涌到脚下,又适可而止地向后退去,之后涌起下一波潮水。我只是偶尔会赶在日出之前来到
-
陪府相中堂夜宴——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蛾
-
《送魏大从军》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作品之一。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军而去的别离之情。全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壮士离去的场景,情感真挚深沉。诗中情感真挚,豪放激昂的笔调展示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无尽思念。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及铺陈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更显得豪情壮志。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子昂对友情和别离的真情流露,也体会到他对于忧国忧民的思考和关怀。
-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