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待一个怎样的未来
【3586】中国期待一个怎样的未来
(财新传媒编辑部编著,红旗出版社,22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48元)
△共6个部分:①读懂中国期待;②将改革进行到底;③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④法治中国新的时代;⑤从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国的未来;⑥谁来监督监督者。
○奋力驶过改革“三峡”。
○开辟中国的崭新未来,唯有全面深化改革一途。
○监管、政策、治理三个不协调。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我们很难有一个“既要又要”的政策,这“既要又要”就什么都要不了。
○国家强弱的背后是制度之争。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一方面要稳步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其在社会总收入中和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使其收入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政策建议: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设定;②设定中等收入者比重达到50%的目标。发展战略:①以人力资本提升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②企业创新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③新型城镇化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6.1%,7.7亿。在全国653个城市当中,超过100万已达140多个。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之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示范效应;②坚持以人为本,成果民众共享;③促进融合渗透,带动实体经济;④加速技术转化,提升城市治理;⑤厘清政企关系,创新合作模式;⑥强化国际合作,培育国际产能。
○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尖锐问题:①新常态和适应新常态;②第三产业产值达到GDP占比51%的意义;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继续推进工业化并重;④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需要改革和转型;⑤要看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⑥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⑦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⑧新人口红利;⑨当前农村的两个突出问题(因地制宜问题、份子与红包问题);⑩发挥第三种调节的作用(市场、政府、道德)。
○市场出清。
○“文火慢炖”
○国家治理现代化五个主要标准:制度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第五个现代化。
○当今中国仍然要以中学为主、西学为次。
○塑造中国价值有三个传统,有几千年的大传统、近代以来的中传统、改革以来的小传统,加上全球化。
○中国是韧性极强的国家。
○自知:中国文化不仅支撑中华民族,也具有世界意义;知人:文化传播不能满足于“刷存在感”,要有大众意识;知音:文化传播要分对象、分层次、遵循文化传播规律。
○高悬理想易,实现目标难。
-
这首诗在主题上没有逸出元、白“新乐府诗”范围,也是为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呼吁。由于陈师道的生活比较接近人民,他对于农民生活的描写更具有震撼力。“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看似写农村习俗。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呜动身;归来惊动村里的看家狗
-
古文观止·欧阳修·泷冈阡表 呜呼! 惟我皇考
-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出处】唐李白《 临路歌 》。 【意思】大鹏鸟虽然飞到中途翅膀摧折, 但它的余风仍然足以激荡千秋万代。游移到扶桑树旁,让左衣袖挂到 树上。诗人在这里采用借物抒怀
-
论题解析 [解题]难与易(diffculty and easiness),即困难与容易。困难,是不易克服的不利条件和阻碍事情顺利发展的问题,是处境上的艰难,是工作中的困难,也指生活中的穷困;而容易呢,
-
【5401】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美〕罗伯特·赖特著,宋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 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78元)△
-
作者: 〔黎巴嫩〕哈·纪伯伦 【原文】: 浪之歌 我
-
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正是鸦片战争前夕,国家内忧外患均已隐然可见,作者当此局面,殷忧耿耿,触目皆愁。于是,一次寻常的“过人家废园”,在他的目中,也会产生出别一番滋味。
-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
春天,春天,爱的佳期, 你的来临使我沉重压抑, 一股软绵绵的不安 溶进我的心里、我的血里…… 心啊,和享乐已经无缘, 一切光辉、一切狂欢 只能使我烦闷难堪。 还我风雪,还我风雪, 还我漆黑的漫漫冬夜。
-
【名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注释与译文]骏马思念边塞的秋草,抖动着卷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两句写秋风使马和雕兴奋起来,借以象征人的精神奋发,自强不息,想要有所作为。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