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燕巢琴赋》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燕巢琴赋》鉴赏

作者: 张家顺

傅山

夏日,过不廛先生(1)书斋,见燕子结巢壁上之琴。归而感梁子之所与友者,如此而已,因为赋之。

伊余读南史马枢之传(2)曰:有双燕兮庭栖,时来往于几案,信高士之无机(3)。感仁人之难遇,滋万物兮怀疑(4)。不谓德辉之靡远兮,在芦鹜之清溪(5)。有孤琴之悬壁,来子兮衔泥(6)。信庄生之旷论,鸟莫智于鷾鸸(7)。夫岂无兮芳尘之楼,与夫芸晖之墙(8),恐圣人之未信,将贻笑于处堂(9)。乃回翔而后集,见伊人兮水方。彼则高山兮流水(10),我其凤览而鸥忘(11)。羽参差兮喻高渐之鸿仪(12),音上下兮调无弦之官商(13)。遂卜居于焦桐之尾(14),益长谢于文杏之梁(15)。嗟乎燕兮!尔其乐梁生之贫兮?梁生贫无以为粮;抑爱梁生之清兮?彼复清冷而无裳;尔其取梁生悠远之韵兮?惟在芦渚水湄,月夜龙吟,一鼓之琳琅(16)。尔乃移家其上,使先生金玉其音兮,徒效子桑趋举而旁皇(17)。然而人多不顾,尔独来翔。其庶几乎梁生钟牙之辈(18),足慰知希者于寂寞之乡。尔能不为世人之凉薄兮,每秋去而春来,我亦请与尔主人申盟兮,终不改弦而更张。

燕子飞到室内,在悬挂于壁上的琴上结巢,这是一幅十分寻常的生活情景,一般人往往会视而不见,但对于情感丰富、人生感慨颇深的诗人、赋家,却可能触动他们的灵感,进射出美丽耀眼的情感火花,会写出一首优美的诗。

作者傅山是清初一位有高风亮节的学者,他一生鄙弃功名利禄,康熙皇帝赐他“博学鸿辞”殿试及中书舍人官职,他都视如敝屣。他所景慕的也大都是这一类人,如赋中所写的不廛先生梁檀,即是多才多艺而蔑视权贵,清贫之中琴书诗画自娱者。这当然也就形成了他诗文创作的某种心理定势,善于捕捉那些能表现自己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燕巢于琴,这一情景就成了作者情志抒发的媒体和载体了。

作者紧紧围绕“燕巢于琴”这一现象,以燕为主,以琴及琴之主人梁生为辅,描绘之,歌诵之,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开篇,先用一个马枢的典故写燕子倾慕没有机心的高士,然后自然引出燕子独倾心于芦鹜溪畔、门庭萧索之梁宅而鄙弃“芳尘之楼”、“芸晖之墙”。继而燕子自抒胸臆,它喜爱主人“高山流水”以知音待之的诚恳,故而它亦敬重主人之玄德而毫无猜疑。处在梁宅,它自觉“鸿仪”可展,风采可现,情愫可托,知音可觅,“焦桐之尾”远远胜于那“文杏之梁”。这一节可谓燕的颂歌,它鄙弃富贵,崇尚高雅,不慕浮华,追求真诚,不重外物而重内心,显然,这是作者志趣情操的外化。我们可以说作者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把自己化成了燕子。

接着,作者又一唱三叹地赞颂燕子(其实是傅山)与梁生不计贫富超然物外的君子之交,深挚的神交。梁生无以为粮,无以为裳,生生之资一无所有,其所有者惟悠远之韵而已:在那芦渚水湄,清晖之下,一曲龙吟,金声玉振,其声虽不无危苦,如子桑户之歌哭,但燕子却偏偏只倾慕这清贫的高士。这也就进一步揭示了燕子具有遗世独立、傲视尘俗、超然物外的精神与品格。“人多不顾,尔独来翔”,“尔能不为世人之凉薄”“每秋去而春来”,何等洒脱,何等可敬!相形之下,趋炎附势者,不觉形秽汗颜吗?最后两句点题,作者又巧妙地由燕子化为自己,有庄周梦蝶之幻妙。

本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燕子与琴,作者与梁生,物与我,表层与深层浑然一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亦幻亦真,显得空灵而巧妙。这主要是作者把审美客体与主体融合为一,既抓住了客体的特征,写出一个“翩翩堂前燕”,又在其中自然融进作者的主体意识,使之成为一个带有浓重的“以我观物”观者的主观色彩的形象的缘故。能将此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自然是艺术的上乘境界了。另外,本文的语言在叙述描写中亦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带有礼赞之色彩,韵中有散,节奏跳脱,句式多变,也极有助于表现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律,确乎是诗的语言。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处和解释

    【名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语出《礼记·学记》。有修养的人教育学生,诱导他们而不是牵着他们学习,勉励他们而不是推着他们学习,启迪他们的思路而不是代替他们对问题作出结论。

  • 请写出两句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给两句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写出两句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你写两句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给两句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五年级语文书两句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

  •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然而,仍不免有“惊魂未定”,“岂谓天幸,得存此生

  • 《湖口送友人》(李频)原文|鉴赏|赏析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世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

  • 《灵台》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兰溪《我的鲁院,文学的黄埔》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瑰丽的梦,我也有许多美丽的梦。其中一个最大的梦想,是到鲁迅文学院深造。2015年仲夏,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踏进

  • 《送剑与傅岩叟赏析》

    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镆耶三尺”,指剑;“镆耶”亦作莫耶、莫邪,古宝剑名。雄剑名干将,雌剑名奠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雌剑思念雄剑,常在匣中悲鸣。“照人寒”,言宝剑光亮耀目,观之令人胆寒。“挑灯”,拨亮灯烛。作者拨亮

  • 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边塞生活的诗句古诗,写边塞生活的古诗,描写古代将士边塞生活的诗句。《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

  • 《落星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落星寺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杳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

  • 《老子·四十八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为学日益 ① ,为道日损 ②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③ ,及其有事 ④ ,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①学: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河上公注:“日益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