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
【3714】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
(〔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7.6万字,2018年1月第2版,69元)
△分两部。第一部康德:①康德式转向;②综合判断的问题;③跨越性批判。第二部马克思:①移动与批判;②综合的危机;③价值形态与剩余价值;④跨越性的抵抗运动。
○柄谷行人,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是享誉国际的日本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等。
○其所谓的跨越性批判,旨在于伦理性和政治经济学的领域之间,即康德式批判和马克思式批判之间往复跨越,也就是透过康德来阅读马克思,同时透过马克思来阅读康德。
○康德所说的“哥白尼式转向”,并非向主观性哲学的转移,而是由此向以“物自体”为中心的思考转移。
○相对于民族——国家,世界共和国的成立在于各国家对主权的放弃。康德所说的“永久和平”,不单纯是国家之间没有战争这样一种状态,而是各国家被扬弃的状态。
○马克思回答女儿们的提问,曾教育她们把“怀疑一切”作为座右铭。
○政治经济学批判:“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商品所有者也就发展为世界主义者。人们彼此间的世界主义的关系最初不过是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商品就其本身来说,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语言的限制的。”
○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
○面对冷战格局解体和马克思主义未曾有过的危机,作者参照康德的“整合性理念”试图重建“共产主义道德形而上学”。同时,依据“交换形态”论提出独创的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说。作者认为,要彻底颠覆这个环环相扣的三位一体牢固结构,有效地形成针对当代资本帝国的对抗运动,有必要重新恢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以确立对抗运动的哲学、政治学基础。
-
【4073】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美〕曼瑟·奥尔森著,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5 5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6元)△共6
-
没有像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谓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就记载着一个“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带上西施,离开越国,定居于“陶”,成了大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唐·赵璘2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3,暧骂公主:“倚乃父为天子耶4? 我父嫌天子不作5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凌风台》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凌风台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
-
【原题】: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一再有诗因次韵
-
宦情斗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唯拟腾腾作闲事,遮渠不道使君愚。 作品赏析斗擞:一作抖擞
-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全诗】 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赏析】
-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
周密:西湖游赏 周密西湖天下景,朝昏睛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承平时,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