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帝国:俄罗斯与新世界无序
【4220】孤独的帝国:俄罗斯与新世界无序
(〔澳〕波波·罗著,袁靖、傅莹译,中信出版社,31.9万字,2019年1月第1版,69元)
三篇8章:1.背景:[1]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本土背景;[2]两个世界;2.策略:[3]俄罗斯和全球治理;[4]后现代帝国;[5]转向东方;[6]与西方往来;3.展望:[7]新俄罗斯的新外交政策;[8]2030年的俄罗斯与世界。
俄罗斯如果能够把自己重新定位为现代大国,它将是21世纪的领导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许多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一个因循守旧的俄罗斯最终可能是全球变革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其决策被边缘化,也越来越容易因为他国的野心而受到伤害。
普希金:“俄罗斯没有法律,唯有支柱屹立,皇冠安于其上”。
“普京主义”是政权集中、经济寻租、社会唯物主义、保守道德和自信的国际姿态的组合。
俄罗斯除了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还有基于多样性、普遍性和例外论的自我认同。
本土影响力的四个来源对普京的外交政策有决定作用:个体执行者和他们的个人偏好,长期结构性因素如地理和历史塑造的政治文化、具体的政治经济利益,环境和事件。
俄罗斯信奉的是,世界是由大国主导的,是残酷无情的,这与西方自由主义提出的地缘政治已时过境迁的主张完全相左。
重要的安全问题:冲突管理;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异质不相吸。
它对待国际规范制度的方式基于四大“原则”:反对道德干预、“国际法至上”、有限主权和改变全球治理的规则。
欧洲两个局外人。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许多协同效应。他们都把自己视为文明古国。而不是“普通”的民族国家。他们有一个类似的混合(或混乱)身份——欧洲国家、欧亚国家、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
发挥优势:领土、资源、身份、人才。
“没有什么是注定的”。
俄罗斯是否能够放弃其帝国心态,成为一个能与邻国和更广阔的世界进行更有效互动的现代民族国家。
-
《石榴·西江月咏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陈师道枝
-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
-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闚阿门 ① ,曰:“予自宰路 ② 之渊,予为清江 ③ 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 ④ 得予。”元君觉,使人占 ⑤ 之, 曰: “此神龟也。”君曰: “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
-
《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瞧阳孤立无援的处
-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着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黔南沙包堡镇东机厂宿舍区20号楼的
-
梧叶儿·钓台 徐再思 龙虎昭阳殿。冰霜函谷关。风月富春山。 不受千钟禄。重归七里滩。赢得一身闲。 高似他云台将坛。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
-
朝天子·闺情 张可久 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 铜驼巷里玉骢嘶。夜半归来醉。 小意收拾。怪胆禁持。 不识羞谁似你。自知。理亏。 灯下和衣睡。 张可久
-
作者: 吴志根 《明季南略》十八卷,清计六奇编辑。该
-
1我和泥大纠缠的时候,泥二进来了。屋子里的情形是这样的,泥大抓住了我的手,泥大本来要走,可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我当时一怔,没反应过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举杯相邀明月一同饮酒,明 月、我和我对着的影子恰好是三个人。表现了无限的孤独感。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月下独饮 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