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举杯相邀明月一同饮酒,明 月、我和我对着的影子恰好是三个人。表现了无限的孤独感。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月下独饮 的情状。[例]泡上一杯清茶,“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淡淡的清香在夜空 中浮动,茶不醉人人自醉,怎禁得起再 呷上一口。掀开杯盖,一轮圆月荡悠在 茶芽间。(周美录石梁夜意) 二、用以 形容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例]这时候 除了爱人的偶尔回家,家中才有一团温 馨,更多的时候,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呆 在书桌旁,想起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的冷清与孤寂,不禁欲潸然 泪下。(李尚朝孤独不可以享受) 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卷一: “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覆推勘,愈形其独。” 清马位 秋窗随笔: “渊明有 形赠影 诗……太白 月下独酌 诗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二公风流孤迈,一种旷世独立之致,异代同情。”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不解:不懂得。 2.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 【翻译】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酒,自斟自 饮没有亲友相陪。举起酒杯邀请天 上的明月做伴,加之对面自己的身 影,竟也成了三个人。可是月亮不 懂得饮酒,只有身影跟随我。姑且 让月亮和身影陪伴我吧,要乘着美 好的春光及时行乐。我唱起歌来, 月亮好像听入了迷徘徊不走,我跳 起舞身影也随之摇晃起来。清醒时 互相欢乐,大醉后都各自分散去 了。我希望永远与无情的月亮和身 影结游,相约在那高远的天上再 见。 【赏析】 万物都是诗人的奴隶或朋友,无情者皆有情,天上地下任其驰骋,任其痛快抒情。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场面一下便热闹起来了。独饮喝闷酒一下就变成了朋友聚会,仿佛让我们听到了碰杯喧哗的笑声。诗人的想象真是海阔天空,信手拈来就是妙笔。月是诗人的朋友,将其人格化已是早期诗歌创作的一大特征,但是,将影子也当做朋友本篇却是首创。不过我们要看到诗人妙想的背后,在似乎快乐的心灵深处其实潜藏的是孤独无语的痛苦,是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 诗应该是作于长安失意之后(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年春天),“宫中妒杀人”的深切感悟之后,诗人才真正感到了孤独。原来高层政局、官场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可以让自己尽情贡献自己的才能,也并非坦诚直率就能大济苍生,实现理想。杜甫是了解李白的,他在梦李白之二中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诗人是孤独的,京城没有他的位置。然而我们看到的李白的确不是悲天悯人,只知道抱怨的人,而是即使心情苦闷也能自我排遣,并且找到适合自己性情的方式痛快排遣。这就是本篇不同寻常之处。 即使他知道月和影都是空幻,不能成为知心朋友,但在难以找到知音的现实中,还不如虚幻的朋友来得真实,可以寄托。于是诗的结尾处再发妙想,要和影子、月亮永远自由地遨游在太空,化苦闷为无穷的快乐。
猜你喜欢
  • 《式微》

    式微,天要晚啦, 式微,天快黑啦, 胡不归? 为啥不回家? 微君之故 ① ,要不是官家事儿多, 胡为乎中露 ② ! 咱哪会顶风冒露呀! 式微,天要晚啦, 式微,天快黑啦, 胡不归? 为啥不回家? 微君

  • 《上邪》情诗三百首赏析

    上邪 【原诗】:上邪(1)!我欲与君相知(2),

  • 首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首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汉书》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

  • 韩愈《记梦》全诗赏析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乔亢虚亢,神完骨蹻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gt;

  • 白居易《自喜》全诗赏析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 苏轼《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全诗鉴赏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篇目)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必背篇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全诗鉴赏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従双猓当时修道颇辛苦,柏生两肘乌巢肩。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隐如寒月

  • 《澶渊》

    清·袁枚 路出澶河水最清, 当年照影见东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 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 懊恼孱王早罢兵。 乾隆元年(1735),青年诗人袁枚赴京应试,从江

  • 赵嘏《长安秋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