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汉武帝大传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汉武帝大传

【5308】汉武帝大传

(何新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万字,2019年5月第1版,39.8元)

△上篇:论汉武帝;中篇:汉武帝年谱;下篇:匈奴去哪儿了。

〇“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汉武帝雄才大略、宏谋远虑,他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其文治武功为此后两千年间的中国君王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稳定而成熟的范式,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权变和机谋使政治斗争成为艺术,他的业绩和作为深深地熔铸进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武帝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演了巨大的变革,因而引起巨大的冲突和争论,使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以致被误解。

〇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

〇汉武帝在位54年,做了五件大事:[1]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2]变古创新,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的一套系统完整且体现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2000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3]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及价值标准;[4]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5]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政治和经济轴心。

〇淮南子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手下宾客集体撰作的一部奇书。刘安是汉武帝刘彻的叔父。此书杂采战国以来除儒学以外的百家之言,主要是黄老道家言论,包罗万象,从天地开辟、宇宙洪荒到黄老养生之术,无所不及。此书是建元初年间激烈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辩论的产物。

〇在历史和政治中,时间也是一种力量。

〇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生物武器进行的战争汉匈之战,由匈奴人所用。

〇匈奴族是夏禹的后裔。

(2021年1月24日上午阅毕)

猜你喜欢
  • 杜牧《过勤政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过勤政楼》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官员勤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员们应该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期望和向往。诗中运用了描绘手法,用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意境。作者通过描述建筑物和景色的美丽,一方面表达了对勤政楼宏伟气势的赞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官员们责任重大的提醒。全诗语句通顺,意义明确,字字珠玑,寓意深刻。杜牧以细腻的笔墨勾勒出勤政楼的宏伟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勤政官员的崇高期望。

  •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李白46岁时所作。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四月)李白与杜 甫在东都洛阳相识。此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此诗是李白与杜甫同游齐 鲁后,于鲁郡东的石门山与杜甫分手时写的送别诗。这是一首充满真

  • 咏花诗词之《茉莉花》全诗原文鉴赏

    王士禄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这是一首歌咏茉莉花的七绝。诗的起首两句是对茉莉花的颜色和姿态形象描绘,“冰雪为容玉作胎”,写出茉莉花色白如冰雪,如玉。冰雪和

  • 雷震《村晚》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雷震《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② 【注释】 ①塘:堤岸。陂(bei杯):池塘。漪(yi衣):水的波纹。②横:指牧童侧身坐在牛背的姿势。 【译文】

  • 外国名诗《北原白秋》鉴赏

    日本象征主义印象派代表诗人。原名隆吉。生于日本福冈县山门郡冲端村一户酿酒商家庭。十八岁在《文库》上发表和歌和新诗。不久,其非凡的诗才为诗人河井醉茗发现。1903年中学辍学赴东京,考入早稻田大学文科预科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 》。 【意思】 春蚕到死,柔丝方断, 蜡炬成灰,哭泪才干。 【全诗】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

  • 千家诗《杜耒·寒夜》题解与鉴赏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1]。 寻常一样窗前月[2],才有梅花便不同。 [作者简介] 杜耒(—1225),宋代诗

  • 《山居‌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山中雨后的景色和游兴,表现了诗人对山川风光的热爱之情。首句,写山雨初霁的天空。太阳已经西斜,雨过天晴,空山新雨,空气异常清爽,艳阳放射出柔和的光芒;雨水洗过的山野,绿色的嫩叶闪动着生命的光泽,高高的树头山巅之上,飞驾起一弯七色绚烂的长虹。这是一幅多么赏心悦目的新美的图画。这里无论是“斜

  • 《江城子·别徐州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离愁别绪中

  •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赏析》

    这首诗是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作者从戏马台的荒废,夕阳晚照联想到老境将至,好景不常,自警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诗句中点明了季节、地点和时间,语意闲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