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李白《古朗月行》描写月亮最好的古诗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古朗月行》描写月亮最好的古诗

古朗月行

—从古至今的那一个月亮

小时不识月,唤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古朗月行

这首诗,讲的是李白幼年时期对月中世界的认知。

儿时的我和李白在诗中描写的情况差不多,只知道月亮叫作月亮,但是不知道月亮代表什么。我的爷爷曾告诉我,月亮里面住着一位很美丽的仙女,名字叫嫦娥,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有个叫吴刚的男人每天拿着斧子砍树,嫦娥养的玉兔就把掉下来的桂皮拿来捣药。然后我似懂非懂地仔细盯着月亮看,看到上面颜色暗的部分还惊喜地宣布,我能看见那棵桂花树,就是不知道嫦娥什么时候出来。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等到嫦娥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月亮上颜色暗的部分叫环形山,并非桂花树。

我们虽然长大了,童话却再也不存在了。任何我们认为很神奇的东西,总会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来打破我们的幻想。要不然怎么说,儿时的记忆才是最美好的呢。

古人和今人差不多,也有着儿时望月的记忆。年幼时的李白还未如后来那般博学多才,他不认识月亮,便把月亮唤作白玉盘。夜空之中唯一的亮色,叫白玉盘确实挺形象的。而他同时又怀疑这个白玉盘是飞在空中的瑶台。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古代诗人大多向往神仙世界,歌颂瑶台的诗句也有不少。

遥望着高空中悬挂的月亮,年幼的李白心想,那月中的神仙是垂着双脚的吗?月中的桂花树为什么是圆圆的?月中玉兔捣药是要给谁吃?

这一连串都是儿时困扰我们的问题。不过这里的“垂两足”一开始令我感到疑惑,我不能想象神仙们“垂两足”是怎样一种状态,难不成是坐在树上挂着两条腿?这也未免太不端庄了吧。

古代的神话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月亮出来的时候,最先能看到的是神仙的两只脚,然后是全身,紧接着才是桂花树和捣药的玉兔。李白所问的“垂两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月中的桂花树是圆的这一说法,我觉得大概因为月亮是圆的,桂花树长在月亮里面,所以看上去才会像圆的吧。

不过月亮也不是每天都圆的,苏轼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不过年少无知时谁也不知道这个道理,我小时候听过最多的说法就是天狗吃月亮,说的是月食。诗中所说的是蟾蜍把月亮啃得残缺不全,因而月亮就没有圆的时候那样明亮了。

五经通义中说,月亮里面住着玉兔和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嫦娥住的广寒宫被叫作蟾宫,也有用蟾宫来指代月亮的。

也是因为月中有蟾蜍的这一传说,月亮由圆变弯的时候,才会被认为是蟾蜍所啃食。有人认为,李白写蟾蜍啃食皎洁的月亮,其实是暗讽唐玄宗晚年时期的昏庸,把国家治理得不够好,不再像大唐盛世那么光明。

诗的前半部分还是很轻快的,讲述的是小时候一些天真的想法,写到蟾蜍啃食月亮之后,整首诗也像是来了一个转折。在写完月亮之后,继而又提到了后羿射日的典故。

后羿是嫦娥的丈夫。传说当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土地烤得都快焦了,人间寸草不生,百姓也都活不下去了。这时后羿横空出世,他一下子射下了其中的九个太阳,人间又恢复了太平。

然而像后羿这样的英雄也只有神话故事中才会出现。朝廷昏暗,奸臣当道,整个大唐盛世被搞得乌烟瘴气,一派混乱。这样的乱世,却没能生出一位拯救江山社稷的英雄,有识之士有心无力,只能眼看着国家一日日衰落。

月亮已经模糊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还是远远地走开吧。

这是太白心中的哀叹,国家就如同这被啃食而变模糊的月亮,越看越令人感到心忧。可是身为臣子的他却无能为力,心中想着放下却始终放不下,没有一日不为国家的未来所担忧。这样的忧伤愁苦是如此折磨人,直教人肝肠寸断。

似乎从“蟾蜍食月”之后,诗的情感一下子由轻快转变为沉闷,所叙之事也由月亮仙境变成昏暗的国家。在叙述国家衰落的同时,诗人也瞬间从儿时的美好回忆中脱离出来,为江山为社稷心忧、断肠。

“朗月行”原是乐府诗题,魏晋南北朝诗人鲍照曾写过代朗月行。

代朗月行

南朝·鲍照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鲍照的这首诗,主要描写月亮升起的时候,美丽的女子临窗而坐,抚琴而歌的情形。李白因取了类似的题目,故而又在“朗月行”前加了个“古”字,以示区别。

整首诗,李白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浪漫神奇的神仙世界,天真无邪的儿时幻想,叙事抒情合二为一,把夜空中的月亮刻画得十分传神,同时又以蟾蜍食月暗讽了昏暗的朝廷,也表达了他的忧心和愁苦。

年幼时的世界总是那样纯净无瑕,长大以后,该变的全都变了,月亮却没变,依旧皎洁无暇。

猜你喜欢
  • 秋瑾《杞人忧》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这首诗作于1900年庚子事变后不久,表现了诗人在内忧外患交迫之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一、二句写诗人对民族危亡局面的忧虑。由于帝

  • 优美写景散文(精选20篇)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优美写景散文(精选20篇),欢迎借鉴!

  • 鲁迅《我的种痘》散文全文

    我的种痘 上海恐怕也真是中国的“最文明”的地方,在电线柱子和墙壁上,夏天常有劝人勿吃天然冰的警告,春天就是告诫父母,快给儿女去种

  • 10月6日 八路军总部与第129师师部合并

    10月6日 八路军总部与第129师师部合并 : 为了适应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于1943年8月14日向中共中央建议:为了保存干部及便于加强工作的领导,将中共太行分局和北方局合并,

  •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全诗赏析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作品赏析【注释】:刘禹锡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夏初,是对他的挚

  • 康正古诗词里的第一课李白(李白的归暮全部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康正古诗词里的第一课李白,内容包括李白的归暮全部诗句,李白的第一首诗是什么,第四单元下册古诗词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笔记。《归暮》这首诗并不是李白所写,为网友杜撰的。 二、全诗如下:归暮 舞尽霓裳曲,神魔鬼魅狐。易得天下路,烊时人归暮。千里江如浒,玺为宝中玉

  • 《古文观止·史记·货殖列传序》鉴赏

    古文观止·史记·货殖列传序① 《老子》 曰②

  • 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全诗赏析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绳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一作语)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 《鱼藻》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李白诗歌的历史影响

    二、李白诗歌的历史影响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 不仅获得了较高的地位, 而且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并且, 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李白的人格魅力 李白诗歌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