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诗经》是什么样的书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诗经》是什么样的书

诗经是什么样的书

【华一欣】我们中国是爱诗的民族。花前月下、柳影溪声,都可以写进诗歌里,吟哦讽诵,手舞足蹈,来表达我们或喜或悲的心声。像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都是诗经里的诗句。那么,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李山】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这样说,只是就后来人们常见的“书本”而言。大家看诗经三百篇,全都是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韵律的诗篇,就说这三百篇是诗集——有人说是总集,有人说是选集。就好像是唐诗,那么多诗人写了作品,隔多少年,要方便读者读到好的、妙的,总得有人站出来编一编,选一选。这也不错,可是忽略了诗经与后来诗人纸笔写弄出的作品的一个基本区别,即诗经篇章本属于周代“礼乐”活动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当初诗篇不是以“诗篇”面目出现,而是以礼乐典礼歌唱的“唱词”形式问世的。

那时候,周王朝建立了,周人要庆祝胜利,隔一段时间还要纪念;另外也是更普遍的,还要祭祀祖先,鼓励农耕生产,犒劳为国家出力、出征的将士,这些事情如何办呢?古人不是发文件、开会,或用报刊杂志宣传、电视台演播,他们更擅长堂皇的典礼。既然是典礼,就需要有仪式,而仪式离不开的就是舞乐,也就是集音乐、舞蹈和诗歌于一体的类似今人所说的“综合艺术”。举例而言,周人在建国后不久,就演出了大武乐章,据文献载,这个乐章大概由六段舞乐组成,演绎了周家从出师到克商、经略南方再到天下安定、屡获丰年的过程。这个乐章,有“发扬蹈厉”的舞蹈,有音乐的伴奏;不过最重要的,是有诗歌的演唱。为什么说诗歌演唱重要呢?周人打败了殷商政权,建立新王朝,是胜利了,可天下不止周人一个族群,周人族群取得天下,又如何对待自家之外的天下人呢?必须清楚,大武乐章的制作和演出,其实就是要消除天下对新生的周王朝的疑虑。这就说到舞乐中的歌唱了。正是属于舞乐中的歌唱,才把周人一家一姓一族的胜利,宣示为天下人共同的胜利。音乐伴奏下的舞蹈在表现上是有限制的,只能表现周家克商建国过程中事件层面的内容,单单再现过程,弄得再好,也只是表演了一个故事,至于故事的意义,不出声的舞蹈表达起来就显得太笨拙了。这时候,诗歌“语言艺术”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事实上,正是大武乐章中几首诗篇的歌唱,把周家克商的胜利,演绎为上应天命。以当时人们信念,老天是护佑天下普遍的苍生的。既然克商是应天,也就是顺民,也就是普天下人得胜利。这就是诗歌歌唱的厉害之处!用古人的话说,这叫做“歌以发德”,不“歌”,那“德”就没法“发”出来。由这个例子就可以知晓,那时的诗篇,不是写给人看的,而是加在舞乐中用来演出的。再举个例子,西周很重视农业,周王都要在春耕秋收之际,演出性地来到田间耕作几下,以示对耕稼的重视。这个时候也有典礼,也要唱歌。这就是活态的诗,不是写来供人阅读的,而是用来歌唱以宣示生活的意义的。这就是“礼乐时代”的特定现象。后来有了“三百篇”的书籍,不管是竹简,还是石刻,还是印刷物,都是礼乐的舞乐活动消歇以后的结果,诗篇就从歌唱的状态“躺”到了书本上被看、被读了。

所以,诗三百篇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代礼乐活动的精神花朵。

  • 下一篇: 《山》
  • 猜你喜欢
    • 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全诗赏析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晚风爽乌叄?盍λ沾菡邸1漳坑馐???蠼?恢箍省M瞬睾抻晔Γ?〔轿藕调伞T笆弑Ы鹩瘢?抟怨┎啥蕖C茉扑渚凵ⅲ?奘钪账バ?G笆ド鞣傥

    • 小鸟儿脸上放屁歇后语,谁能说出民间俗语和歇后语越多越好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鸟儿脸上放屁歇后语,内容包括歇后语的题目!在线等,急!!!!!!,小学生必背歇后语,.这个歇后语是什么?。城头上放风筝出手高 城头上跑马兜圈子;难转溜;转不过弯来 城头上栽花高中(种) 城外头开钱庄外行 吃烤山芋又吹又拍;吹吹拍拍 吃亏全在大

    • 跋涉经典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跋涉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跋涉,其实是跋山涉水的简称。爬山过水,显示出旅途的艰险与前行的不易,其中道理也深可玩味。  爬山,一定会遇到巨石、乱木的阻碍;此时,如果找到攀援处,便能够越过去;如果一味与阻碍较劲,就只能原地不前,甚至伤及自身。这一点从攀岩运动中最可看出——

    • 一、连及断取- 修辞艺术

      甲乙两事物密切相关,说甲时连带说及乙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中乙事物无表意功能,只是起到匀称结构、补充音节的作用。文言中常见,是断取修辞的源头。 1.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 评

    • 杜甫《奉赠严八阁老》全诗赏析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作品赏析【鹤注】考《旧史》:严武迁给事中,在收长安之前,此诗在至德二载作,是年公亦为拾遗。蔡曰:《

    • 东方虬《昭君怨三首》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东方虬 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 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 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昭君怨》是以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为题

    • 《临江仙 与客湖上饮归赏析》

      【注释】: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 ,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

    • 白居易《宿溪翁 时初除郎官赴朝。》全诗赏析

      众心爱金玉,众口贪酒肉。何如此溪翁,饮瓢亦自足?溪南刈薪草,溪北修墙屋。岁种一顷田,春驱两黄犊。于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溪畔偶相逢,庵中遂同宿。辞翁向朝市,问我何官禄?虚言笑杀翁,郎官应列宿。 作品赏

    • 古代名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注释与译文

      【名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注释与译文]奋发有为的人珍惜光阴,叹惜白天短促;忧愁的人夜不成眠,只觉得长夜漫漫。 参考文献 (晋)傅玄《杂诗》三首之一

    • 国学名句“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出处和解释

      【名句】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 语出清代归庄《在韭溪草堂阻风雨不能归主人出元人画杀虎图观之因与诸公同赋》诗。于是知道,做事贵在发奋努力,不要为形势所拘束、所左右。说明只要奋发努力,就可以干出一般情况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