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沮洳》原文与鉴赏
作者: 蔺爱舍 【本书体例】
【原文】:
彼汾沮洳(1),言采其莫(2)。彼其之子(3),美无度(4)。美无度,殊异乎公路(5)。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6)。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7),言采其藚(8)。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鉴赏】:
这是一首女子思慕男子的爱情诗。全诗以汾水为背景,抒写了在“采摘”的劳动中,女子那种“流”不尽的相思情和“摘”不完的爱情果。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开头两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写景起兴。清清汾水河畔,草木成荫,青绿滴翠,有一妙龄美貌女子,攀上俯下,点缀在绿荫之中,忙碌麻利地采摘那“酸迷迷”。“彼其之子,美无度”,一会儿,她看到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这分明是自己的意中人!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位意中人是多么英俊!多么威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然而与这位人品仪表兼美的男子相比,她又是那样逊色!霎时间,多情的女子魂飞魄散,沉浸在无比幸福和喜悦之中,便满怀激情,情不自禁地唱起一曲赞歌,倾诉自己的思慕之情。劳动环境是那么优美,劳动女子沉浸在欢乐之中,两者有机的组合,真所谓诗情画意,浑然一体。
汾沮洳这首诗也采用了诗经中常见的重章叠句的形式。后两章的内容与第一章的基本相同,只是改动了八个字。不过通过反复吟唱,扩大和深化了第一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汾沮洳”、“汾一方”、“汾一曲”,随着视角的推移,描写对象逐步转化,显得更加具体细腻。“其莫”、“其桑”、“其藚”,避免了景物的单调,增加了景物的色彩。“美无度”、“美如英”、“美如玉”,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美无度”是概括赞美“彼其之子”;“美如英”是赞美“彼其之子”仪表美;“美如玉”是赞美“彼其之子”人品美。“彼其之子”简直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模——特儿!这还不够,诗中还将“彼其之子”与贵族官员进行对比,诗中女主人公的那位意中人,“殊异乎公路”,“殊异乎公行”,“殊异乎公族”。有这样一位人品和仪表的男子,哪个女子不爱慕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显然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在这首诗中,诗人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水乳交融。象那清清的汾河里流动的水似乎是女子的绵绵不尽的情思,并借以比喻女主人公意中人的人品隽秀,仪表俊美。诸如:用鲜花的绚丽多彩比喻“意中人”仪表之美;用白玉的洁白无瑕比喻“意中人”人品之美。优美的生活环境孕育着俊美的人,俊美的人儿,又怎能不使人喜欢呢?
艺术源于劳动,劳动中那有节奏的、反复的动作,和人体运动的节奏协调一致,使人得到一种简单而纯朴的快感,从而,情有所动,思有所感。随着采摘的紧张繁忙,女子那愉快的心情达到了高潮,想象中的意中人也更加俊美动人。从诗句反复吟咏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劳动者那轻快娴熟的动作,感受到她那喜悦的心情以及她的意中人的潇洒的风度和超凡的气质。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一直把对爱情的歌咏,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国风中的爱情诗感情热烈、健康,格调欢快、明朗,至今仍给人以美的享受。汾沮洳便是一首热情洋溢,格调健康,节奏明快的爱情诗。这首诗对后人启发极大,历代吟歌爱情的诗无不受到它的影响。
-
古文观止·明文·袁宏道·徐文长传 余一夕坐陶
-
题解 本篇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位著名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的侠义事迹。曹沫是鲁国将领,在齐鲁订盟约时劫持齐桓公,迫使他退还所侵占的鲁国领土。专诸由伍子胥引荐给吴国公子光,协助公子光杀死吴王
-
夜畔 父亲发动了他的三轮车,突突的响声吸引了我。我忙跑出房屋来到院子,仰着脸问父亲去哪里。三轮车黑雾般的油烟将父亲笼罩在车座上,他
-
这首词写作者怅恨无依、登临感怀的情状。词的上片以“人生如梦”开篇,感叹自己身如“转烛”“飘蓬”,恍在梦中。既然人生如梦,则不如常在梦中,因为也许只有梦中才能得归故国,重拾旧欢。只可惜“欲寻陈迹”但却满眼物是人非,徒增怅恨而已。心愿难遂,
-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
[清]张问陶子规不作去年声,猿鸟都萦故国情。清浊泉流如有意,高低山色总无名。人从虎豹
-
[宋]王安石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缘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这是王安
-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裤,归诏凤凰
-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许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改写古诗词为散文,内容包括改编古诗词成散文,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将任何一首古诗改写为散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夜色悄然来临的时候,秦淮河上仿佛笼罩了一层薄薄的烟雾,在那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