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河激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河激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任明纲 【本书体例】

【原文】:

升彼河兮而观清(1),水扬波兮胃冥冥(2)。祷求福兮醉不醒,诛将加兮妾心惊。罚既释兮渎乃清(3),妾持棹兮操其维(4)。蛟龙助兮主将归(5),呼来楫兮行勿疑(6)

【鉴赏】:

这首歌谣始见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列女传(四库著录作古列女传)。该书专记我国古代妇女的事迹,其中写了不少具有远见卓识、奇节异行、机智勇敢的女子,春秋时赵津吏之娟女便是其中之一。

列女传·辩通篇云:赵津女娟者,赵河津吏之女,赵简子之夫人也。初,简子南击楚,与津吏期。简子至,津吏醉卧不能渡,简子欲杀之。娟惧,持楫而走,对曰:“妾父闻主君来渡不测之水,恐风波之起,水神动骇,故祷祠九江三淮之神。供具备礼,御釐受福,不胜玉祝杯酌余沥,醉至于此。君欲杀之,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简子曰:“非女之罪也。”遂释不诛。简子将渡,用楫者少一人。娟攘袂掺揖而请曰:“妾愿备父持楫。”遂与渡,中流为简子发河激之歌。简子大悦曰:“昔者不谷梦娶妻,岂此女乎?”将使人祝祓以为夫人。娟再拜而辞曰:“夫妇人之礼,非媒不嫁,严亲在内,不敢闻命。”遂辞而去。简子归,乃纳币于父母,而立以为夫人。

河津即龙门。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春秋时为晋邑。祷祠,祈神求福。供具,祭祀时奉献给神灵的饭食、酒肴。御釐受福,侍奉神灵,祈求赐福。玉祝,以美言告神求福。攘袂,卷袖露臂。备父,充父之数,即代父。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祝祓,犹祝福,此指举行祝福仪式。列女传这段文字,比较具体地说明了娟女“以躯易父之死”、“备父持楫”、“中流发河激之歌”以及赵简子“立以为夫人”的原因和经过,对我们理解这首歌谣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首歌谣写征伐之事,是以叙事为主的咏唱之作。开头两句写乘上渡船后所看到的惊险、壮阔景象:河水滔滔滚滚,波涛高高升起。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汹涌澎湃,四季混浊,过去有“祸水”之称。赵简子要渡河击楚,是十分困难和冒险的。娟女在这里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正说明简子此次欲渡之河乃不知深浅、难料吉凶的“不测之水”。这样开头,暗示了自己的父亲祈神赐福的必要和忠实诚善的苦心,为下面追述父亲的“祷祠”行为和醉卧不醒的原因作了铺垫。三、四句直陈父亲的“祷祠”过程和自己的救父行为:我的父亲为了祈祷神灵赐福消灾而喝得大醉不醒,主君要杀死他,我心中万分恐惧、伤悲。其父既已醉卧不醒,简子来时自然不能诉说原委,如果没有娟女的娓娓陈说和“易父之死”的请求,赵津吏将无辜被杀。在重男轻女的社会意识之下。在具有无比声威的简子面前,而且是情况非常紧急的时刻,娟女竟能从容陈词,侃侃而谈,并请求替父去死,充分表现了她过人的聪敏、胆识和高尚的道义、德操。一个可敬可爱的女子形象已经展现出来。娟女言词委婉,情辞恳切,得到了简子的谅解,对其父“遂释不诛”。五、六句写娟女代父渡船、从赵出征的壮举:对我父亲的惩罪解除以后河水也似乎澄清了,我拿起船桨、握着缆绳参加了渡船出征。“持楫操维”,生动形象地刻划了娟女的揎袖奋起之状和勇敢无畏之行。她不仅保全了父亲的性命,而且还能帮助简子渡船击楚,说明她不是一个深闺弱秀,而是一位巾帼英雄。到这里,娟女的形象更高大了,性格特点更鲜明了。诚然,这里也含有娟女对简子不杀父亲的感激之情和报恩之心,但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最后两句是娟女对简子的勉励和劝谏之词:蛟龙也会来帮助你啊,主君必将胜利而归;指挥战船前进吧,行动不要迟迟疑疑。赵简子“南击楚”之事,史籍未载,情况不详。但他归来后便纳娟女为夫人,这完全是他深爱娟女的聪明、机智、勇敢和才能的结果;而地位卑微的娟女在被纳为夫人的过程中,面对执掌一国之政的大夫,又表现出了尊亲守礼、不苟轻许的操节,亦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河激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聪明机智、有胆有识、勇敢无畏的女子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崇高美德和卓越才能。后汉书·列女传云:“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则其徽美未殊也。”赵娟女的奇节异行不可谓不徽美也,虽范氏所称桓少君等女,又何加焉!她的事迹同缇萦将身赎父刑、槐女以言免父罪、木兰替父去从军等故事一样,史册永载,是千古传诵的妇女佳话。南朝颜延之的车驾幸京口诗中写道:“江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就把它与楚舞并举,视为美乐之事来歌咏。

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嗟叹之不足故詠歌之。”宋书·谢灵运传论云:“夫志动于中,则歌詠外發”。“志”即“情”。這說的是上古歌謡乃當時人們内心思想感情的表连。但我國上古歌謡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小,有的只有一句或兩句,幾個字或十幾個字,歌咏的内容簡單,表達的感情樸實單純。河激歌亦乃“志動于中”之作,八句五十六字,有景象的描寫,事件的叙述,行為的刻劃,心情的表白,意見的奏請,内容很豐富,抒發了復雜而真摯的思想感情,是一首少見的古代長篇歌謡。作法上也較有變化,從眼前寫到過去,再寫到未来,叙事和寫景,顺叙和倒叙交織一起,有一定的情節。随着情節的展開,婦女的形象得到了完整的自我塑造。而且句式整齊,聲韵鏗鏘,已經是一首比較成熟的七言騷體詩了。

古人十分迷信鬼神,所以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文學形式——上古歌謡,同繇兆、祝辭、神告、占卜等聯系密切。河激歌中也充斥着祝禱等宗教迷信色彩,這是時代局限性造成的,對于娟女則無可厚非。

猜你喜欢
  • 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全诗鉴赏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瑁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

  • “陈仲子廉士”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陈仲子廉士》是一篇先秦散文。作者通过讲述陈仲子廉士努力追求道德、追求真理的故事,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陈仲子坚守原则,拒绝受贿,坚持研究学问,最终获得了荣誉与尊重。这篇文章勉励人们追求正道,注重品德修养,是一篇具有积极意义的散文。

  • 唐宋八大家·上梅直讲书

    上梅直讲书上梅直讲书 【原文】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255]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256]

  • 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全诗赏析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 山坡羊·春日·张可久

    山坡羊·春日 张可久 西湖沈醉。东风得意。 玉骢骤响黄金辔。赏春归。看花回。 宝香已暖鸳鸯被。梦绕绿窗初睡起。 痴。人未知。噫。春去矣。 张可久:1280-134

  •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全诗赏析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方丈涉海

  • 千家诗七绝《杜牧·江南春》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概括洗练的笔法描绘江南春色、春声与建筑,写出了辽阔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与深邃迷离,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也有人认为此诗借楼台虽在而南朝已亡讽刺唐代佞佛政策。

  • 辛弃疾《好事近》全诗鉴赏

    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保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

  •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赏析》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

  •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出处】唐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 【意思】杜鹃每叫一声都令人肝肠 欲断,暮春三月听到杜鹃鸣叫,不觉而 生思蜀之情。三春三月:三春即暮春。 暮春三月正是蜀地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