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燕燕》赏析
燕燕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邶风·燕燕
按照毛诗序中的说法,燕燕的作者应是春秋时期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即千古名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描述的那位姑娘。
庄姜很美,抑或者说,姜家的姑娘都很美,譬如新台的女主角宣姜和有女同车的女主角文姜,她们都是齐国以容颜闻名天下的公主。
燕燕的主旨是“卫庄姜送归妾也”,即庄姜送别卫庄公的妾室戴妫时所作,也就是妻送妾的意思。那个时代的男子皆以三妻四妾为荣,更不要说帝王了。纵使庄姜身份高贵,端庄貌美,也避免不了丈夫再娶的命运。由于她出嫁后久未生育,卫庄公娶了陈国女子厉妫(在史记中被称为“厉姒”)。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厉妫嫁给卫庄公之后生有一子孝伯,可惜孩子很早就夭折了。而后卫庄公又娶了厉妫的妹妹戴妫。至此,庄姜成了不受宠的妃子,在感情方面完全算是被打入冷宫了。
按照常理,即便是娶了侍妾,卫庄公对有着春秋第一美人之名的原配妻子也不该如此冷淡,何况庄姜的娘家齐国也算是中原强国。但古人崇尚母以子贵,身为女子,即便无才无德,只要能生出儿子地位就高,反之则会被夫家嫌弃。庄姜不能生孩子,卫庄公冷落嫌弃她,齐国人就算再生气也只能不置一词,想必是觉得理亏吧。
戴妫为卫庄公生下了儿子姬完,庄姜贤德,对姬完视如己出。她和戴妫怎么也算是情敌关系,自古以来,鲜有女人能真正做到对情敌给自己丈夫生的儿子疼爱有加。如此看来,庄姜的度量确实很大。
燕燕的背景是庄姜送别戴妫,而这一送别也是有缘由的。
卫庄公的另外一个侍妾生下了公子州吁,州吁从小好武,深得卫庄公喜爱。大夫石碏劝卫庄公尽快定好太子的人选,以免发生动乱。但是卫庄公不听,一如既往地偏爱州吁。卫庄公死后,公子姬完即位,即卫桓公。州吁联手石碏的儿子石厚杀死了姬完,自立为王。姬完被杀,他的生母戴妫受到牵连,被遣送回陈国。临行前,庄姜为戴妫送行,便作了这样一首诗。
题外话,众所周知的成语“大义灭亲”也出自这一典故。州吁和石厚谋反之后,石碏对石厚的行为深恶痛绝,便联合了陈国国君陈桓公将二人除去。他的行为被卫国百姓传颂,“大义灭亲”的成语也流传至今。
燕燕是庄姜送别戴妫所作,这是最早的一种说法。按照这种说法,诗的前两句大概意思就是: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齐。她马上要回娘家,我送她到郊外。“之子于归”的“归”在这解释为回娘家。
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看燕燕,送归妾”就是取之于这一典故。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词是辛弃疾送别堂弟茂嘉时所作,分别用了昭君出塞远嫁匈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幽禁长门宫、庄姜送别卫庄公妾室戴妫、李陵投降匈奴后送苏武归汉、燕国太子丹在易水送荆轲刺秦等五个典故。可见,辛弃疾也同意燕燕出自庄姜之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说法被后人否决了。究其原因,似乎是因为诗中有一句“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意思是庄姜送走戴妫后,渐渐望不见她的身影,忍不住泪如雨下。有人认为,无论多大度的女人,能做到与妾室和平共处,对妾室的儿子视如己出,已经很了不起了,妾室回娘家她为什么要哭得眼泪哗啦?
所以又有了这样一种说法:燕燕描写的是男子送心爱女子远嫁。送情敌和送爱人,哪种情况会出现泣涕如雨的画面?显然,后者更加合乎常理。
若是按照男子送爱人的说法,诗句翻译过来又是另一种意思了。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齐。姑娘就要出嫁了,我送她到郊外。远远地望不见她的身影,我的眼泪如雨水滑落……按此意思,“之子于归”的“归”应解释为“出嫁”。
中国的语言文字一向博大精深,同一首诗,改变一个字的意思,整首诗的意思也随之改变,也难怪后世对诗经中许多诗真正含义的争议一直很大。至于燕燕的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
吴 擎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道
-
外国童话《[英国]巴巴拉·斯莱·皮博迪小姐》鉴赏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什么意思|大意|注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① ,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
-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托山
-
古文·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
-
《秋海棠·咏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俞琬纶薄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花丛中一壶美酒散发芳醇,我自斟自饮没有远交近亲,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对着身影恰好凑成了三人。 【
-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
-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开。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朝来门阁无事,晚下高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