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闷宫》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闷宫》原文与鉴赏

作者: 戎耀文 【本书体例】

【原文】:

閟宫有侐(1),实实枚枚(2)。赫赫姜嫄,其德不回(3)。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植穉菽麦(4)。奄有下国(5),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6)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7)。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8)。于牧之野。无贰无虞(9),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10),建尔元子(11),俾侯于鲁。大启尔宇(12),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13),春秋匪解(14),享祀不忒。皇皇后帝(15),皇祖后稷,享以騂牺(16)。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17)。白牡騂刚(18),牺尊将将(19)。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20),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21),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滕,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22),荆舒是惩,则我莫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23)。寿胥与试(24)。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25),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26)。奄有龟蒙,遂荒大东(27)。至于海邦,淮夷来同(28)。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29),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30)

天锡公纯嘏(31),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32),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33)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34)。是断是度(35),是寻是尺。松桷有舄(36),路寝孔硕(37),新庙奕奕(38)。奚斯所作(39),孔曼且硕,万民是若(40)

【鉴赏】:

閟宫全诗九章,一百二十句,是诗经里最长的一首诗。它是在鲁僖公时代,新庙建成,由鲁国臣下贵族诗人奚斯所写的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恢复鲁国疆土、修建新庙等之诗。朱熹诗集传说:“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以天子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按古制,天子备礼乐,有宗庙乐歌,称之为颂。其他诸侯是不能制颂的。鲁因为是大功臣周公姬旦的后代,曾赐以庙乐。可是鲁国后代的国君,为了美化自己的功业,也超越礼制地擅作颂诗。这首诗就是伯禽十九世孙鲁僖公为了表彰夸耀自己的功业,而由其大臣奚斯撰写的一篇颂歌。正是因为这样,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曾说:“愚谓此诗褒美失实,制作又无关紧要,原虽不存。其所以存考,以备体耳。”方氏这样说,一方面是从传统观念出发,鲁国国君自制“颂”诗,是违反古礼的行为,所以不可取,另一方面,也确实指出了这首颂诗的弊端。其实,从今人的观点看,诗经中的颂诗,哪篇不是这样。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长诗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也确有不少以待后人借鉴的地方。诗的第一章以追溯的手法推本僖公之祖出于姜原、后稷。诗中概括地歌颂了姜原的美德,后稷种植谷物对人民的贡献,继承大禹造福人民的功业。

第二章叙写周王族的先祖和文王武王,灭殷商开建周的基业,成王封周公的长子伯禽在鲁为侯,交代了鲁的开国史。

第三章先写伯禽受封,封他为侯,在周朝的东面,赐给他山川田地和属国附庸,传到周公的远孙庄公的儿子僖公的时候,祭天祀祖十分隆重,四时行祭不敢松懈,所以神灵降福十分广泛。

第四章先写祭祀的精心准备,秋天祭祀,夏天就设栏把祭牲隔离喂养。牛形酒杯盛着醇美佳酿,连毛烤猪和肉汤,大盘大碗把祭案摆满。文的武的臣子跳起万舞场面宏大,鲁僖公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保佑长寿安康,保佑鲁国邦土。

第五章描写鲁国的强盛,鲁国拥有战车千辆,步兵三万,北伐狄族,西击犬戎,严惩南舒荆楚。鲁邦昌盛无人敢与它争强,国运繁荣昌盛,人寿又年丰。

第六章描写鲁国疆域广大,巍巍泰山有高峰,矗立国境展雄风,龟山蒙山绵亘到海边,沿海小国都来归附,淮夷相率来朝贡,谁人敢不服从,这都是鲁侯的业绩功劳。

第七章歌颂僖公的文治武功。鲁国不仅保有凫山峄山,向南扩展到徐国的疆界,向东一直至大海,国境南面与楚国相连,淮夷蛮貊都畏服,鲁侯的命令谁敢不顺从。

第八章写鲁僖公的功勋与宴饮。天赐宏福给鲁侯,鲁庄公收复了被齐国占领的常邑,鲁僖公收复了被郑国侵占的许田,周公的旧封地都得到恢复。鲁侯庆贺摆喜宴,祝贺母亲长寿妻子美好,祝愿大夫诸侯和睦相交处,长保国泰民安,上天降福,老年变年轻。

第九章赞美僖公建新庙之功。徂徕山上的松木,新甫山上的柏树,把它们砍伐,量好尺寸,制作成材,正宫造得高又大,新祖庙雄伟又宽敞。诗长词美写得好,万民称颂来庆贺。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极善铺陈扬厉,在古代,国之大事莫过于战事与祭祀。此诗在这两方面写得很具特色。第二章写的就是战争:“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诗篇从历史上说到周文王周武王,继承先王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在牧野一战消灭了商朝,取得“克咸厥功”的辉煌功业。诗的三、四两章都是用铺陈手法叙写祭祀的。第三章写典礼仪式的庄严隆重。第四章写祭祀的准备工作和祭祀的过程。四章的开首两句“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就把对祭祀的十分重视和祭前的充分准备,叙写了出来。接着写正式祭祀:“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这是说,白色雄牛黄色雄牛做祭礼,牛形的牺樽碰起来声锵锵,有连毛烧熟的猪,还有肉汤齐献上。竹笾木豆,铜制肉俎大房,祭礼装得满满的,还有盛大排场的祭祀歌舞。这样虔诚的祭祀子孙们一定有吉祥可享。这两章井井有条地写出了祭祀的准备,祭祀的庄严肃穆,祭祀的热烈欢乐气氛,祭礼的丰盛,陈列的有序,真是描摹得如见其景,如视其情。

閟宫写〓的第二特征是作者善于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反映诗的主题。在第一章“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植穉菽麦……”采用了“赋”的表现手法。从全诗来看也是以赋为主要手法,孙矿说“首尾作室,中间祖德、侯封、祭祀、武功,次第铺叙……”正是指出它以“赋”为主要手法。

这首诗的作者还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第六章中作者用“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岗如陵”写鲁国的江山象大山不亏损,不毁崩,好象大水不震荡,不沸腾。要和上寿中寿下寿相比为朋,永恒存在好象山岗、好象丘陵。这些比形象而具体,运用恰当自如。在描写鲁国的国势及影响时运用“莫我敢承”、“莫不率从”、“莫敢不诺”这些夸张手法的句子以证鲁国强大无比。虽是夸张但作者把这些夸饰有意放在一系列武功国势的铺陈之后,也就有势所必然之惑,不为夸张生疑。

重迭与对偶手法的使用,不仅使诗壮美宏丽,而且精湛纤巧。诗的五、六两章诗意基本相同,只是描写的对象稍有变换,构成排比重复章节,反复赞美鲁僖公保国有土,并能开拓疆域的功绩。第四章在叙述中插入句式略有变化的隔句重复句子“俾尔识而昌,俾尔寿而臧”,构成这章行文重迭复沓的句式,避免夸饰句子的板滞无味,增强了纵横错综的语势,很好地表现了对僖公功德的颂扬的艺术效果。诗中不少地方运用了对仗句式,如“有稷有黍,有稻有秬”、“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徂来之松,新甫之柏”等,使诗宏丽中显示了纤巧,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閟宫是诗经中少有的鸿篇巨制。诗中上溯远古,下述当朝,从武王伐纣灭段商写到鲁国祖先周公,写周公长子封侯得国写到鲁僖公依时祭祀,鲁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四夷都来朝贡,鲁僖公恢复旧疆保土守邦,新庙落成,高大宏伟堂正辉煌、设宴庆贺……全诗章法脉络清晰,词汇丰富,结构宏肆,艺术手法多样,它对后世文章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赋”这种表现手法的使用。正如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盖颂中变格,早开西汉杨、马先声。”诗中“既多受祉,黄发儿齿”讲鲁僖公受福无限,头发变黄又长了新牙齿。这些“褒美失实”的谀词,也为后世带来了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 《酬陈勉仲勉仲寄示诸公所和黄字韵诗轴且责其赏析》

    【原题】:酬陈勉仲勉仲寄示诸公所和黄字韵诗轴且责其归重念匹夫怀璧之罪不敢靳因复和其韵反之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名句】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① ;千人之诺诺 ② ,不如一士之谔谔 ③ 。 【注释】①掖:同“腋”,狐腋下之皮非常珍贵。②诺诺:顺从的样子。③谔谔(e):直言争辩的样子。 【释义】千张羊皮,也不如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出处】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 【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全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 《水调歌头 题剑阁赏析》

    【注释】: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 ,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 。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

  • 关于母亲的诗句小学,关于母亲诗句古诗小学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母亲的诗句小学,内容包括关于母亲诗句古诗小学,关于母亲诗句古诗小学,小学的关于母爱的古诗两首。关于母爱的古诗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慈

  • 千家诗《谭嗣同·狱中题壁》题解与鉴赏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1],忍死须臾待杜根[2]。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

  • 《望海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望海楼:旧址在今江苏镇江城内。芾:音f。云间:指

  •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全诗赏析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诏王来射

  • 杜牧《寓言》全诗赏析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 什么是以文为词

    评论辛弃疾词特色之语。宋陈模《论稼轩词》谓辛词《贺新郎》(绿树听鶗鴂)一首尽集许多怨事,全与太白《拟恨赋》手段相似;又谓《沁园春》(杯汝来前)一首如班固之《宾戏》、扬雄之《解嘲》,乃是把古文手段寓之于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