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望海楼:旧址在今江苏镇江城内。芾:音fú。云间:指天上。铁瓮 (wèng):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缥缈(piāomiǎo):云雾缭绕的样子。 飞楼:形容楼高得好像飞上了天。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 峡的合称。流:流过,流经。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这 六个朝代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帆影:船帆的倒影。樽(zūn): 酒杯。画角:古代管乐器,声音高亢,古时多用于军队。催:催促。沧洲: 泛指水边。起:冒着。忽忆:忽然想到。赏心:心情愉快。春风秋月:春 天的风与秋天的月,借指美好的景色。
【大意】铁瓮城高耸入云,接近天空,飞腾而上的百尺高楼云雾缭绕,与天相 连。三峡日夜奔流的涛声,触发了我挥笔作诗的兴致;江面上片片帆影 映着六朝的兴衰进入眼帘,激起了我举杯饮酒的豪情。远处传来的阵阵 画角声好像在催促太阳西沉,平静的江面上升腾起白色雾气。忽然想 到,让我心情愉快的地方在哪里呢?即使面对春风和秋月这么美好的景 色,依然让我感到茫然。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58页.
-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塞江流AA24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惟余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与
-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 【注释】 数:礼数,仪节,指规定。 【译文】
-
钱谦益《游黄山记(节选)》 钱谦益 一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愈慈光寺,行数里,迳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
-
丁澎字飞涛,号药园,回族,浙江仁和(今已并入余杭)人。早岁负诗名,与同里陆圻、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陈廷会等并称“西泠十子”。撰《白燕楼》诗百首,流传吴下,士女争相采摭以书衫袖。清
-
屠: 屠杀。立地: 立刻。放下屠刀马上就可以成佛。原为佛教用语,用以劝诫人弃恶从善。 典出十六国时期北凉昙无谶译《涅槃经·梵行品》:“波罗柰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佛,即受八戒,
-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
林散之 辛苦寒灯数十霜,墨磨磨墨感深长: 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入圆时觉更方。 窗外秋河明耿耿,梦中水月碧茫茫。 无端色相驱入甚,写到今时犹未忘。 这首七律发表于1980年《艺谭》。它抒写了林散之八十多年
-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到朱熹时重新编排整理,入《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