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琴歌(百里奚)三首》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琴歌(百里奚)三首》原文与鉴赏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原文】:

百里奚(1),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2),今适富贵忘我为(3)?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谿(4)。坟以瓦,覆以柴。舂黄藜(5),描伏鸡(6)。西入秦,五羖皮(7),今日富贵捐我为(8)?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9),欲扊扅(10)。今日富贵忘我为?

【鉴赏】:

据有关资料记载,百里奚去虞,将适秦国。其妻以门关烹鸡,为之饯行。后来,百里奚为秦相,堂上音乐声起,一位雇用的洗衣妇女自言知音,随之便援琴抚弦而歌。问之,其妇乃百里奚的故妻。于是,他们夫妇回复如初。据此可知,这几首诗,均为百里奚的故妻所歌。诗中从他们的新婚写到分别,从丈夫的贫寒家世写到今日的富贵荣华,责斥了故夫的忘恩负义,充溢着强烈的怨恨情绪。三首诗见于不同的古书,歌辞大同小异。现以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所载为正文,而以其它二首附之。三诗均以直呼“百里奚”其名开篇,树立描述对象,领起全篇之意。正文除首句外,其余三句分述三事。先言初婚。百里奚出身寒微,一贫如洗,新婚之时,家产仅五张羊皮而已。这是极言他早年的贫寒。次写分别,在百里奚出行宦游,夫妇将别之时,妻子烧煮刚刚孵出的幼鸡,为他送行。鸡是妇女的心爱之物,乳鸡又最富营养,百里奚的妻子不惜杀之以奉养丈夫,她对丈夫的疼爱之情,关切之意,尽见于此,可谓情真意切,为了丈夫,她是舍得一切的。结句转写今时,以诘问语气,指斥丈夫的忘情负义。百里奚以贫寒之身,处困迫之地,其妻不移其情,患难与共。可是,他一旦得到富贵荣华,便忘却了尚处困境的结发妻子。对丈夫的负心背情,妻子能不感到怨恨?能不予以谴责吗?这三句诗,分述了百里奚平生的几个重要阶段:新婚之时,临别之际,富贵之日,时间间跨度很长,诗句跳跃性极大;同时,又展现了他生活处境与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昔日困厄,今时富贵,前后迥然相异,苦乐悬殊;娶妻、别妻、忘妻,今昔判然有别,恩怨相继。三句诗即展示了百里奚生活与感情的历程,笔墨不多,容量却很大,内容丰富,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第二首以叠句振起,感情更为强烈。下文接以葬母之说。“南谿”点明葬地,坟瓦覆柴,写其墓饰,从中既见其困顿家境,又见出儿媳孝心。继而再叙夫妻将别,妻子舂黄藜做饭,捉伏鸡烧菜,殷勤备至,情意深长。伏鸡是祀神用的祭品,妻子却用来为丈夫饯行,更见其对夫君的一颗诚笃之心。下面二句又转写百里奚。“西入秦”点其行踪,“五投皮”写其际遇,秦人以五张羊皮的低廉代价,从楚人手中换回了百里奚,足见其人微身轻。但入秦毕竟是他人生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正是在秦国,他才得以发迹,出将入相,位显权重,令人刮目相看。诗作结尾,同样是以诘问句作收,妻子责问丈夫,为何在富贵之时抛弃了贫贱之妻?较之前篇,此诗的内容似更丰富,描述亦较为细致,是三诗中篇幅最长的一首。第三首的内容与前二诗基本相同。开篇先点百里奚其名,继则便写与其生平关系最密的“五羊皮”,然后追忆别时关门烧烹伏雌的饯别情景,最后直斥百里奚富贵忘妻的负心行为。这三首诗,均为百里奚的妻子所歌,它们以女性的口吻,第一人称的述说笔法,叙事抒情,读来亲切感人。对于丈夫,妻子是问心无愧的,她的际遇,令人同情,她的怨恨,又使人产生共鸣。从诗篇的结构布局来看,三诗皆以“百里奚”其名起笔,直接了当,开门见山。中间都是对往事的追忆。烹鸡做饭,为将出远门的丈夫送别,这是贫寒妻子表达爱心的特有方式,朴实中见出真情,关切中见出恩爱。追昔是为了说今,惟此才表明丈夫今日所为,是多么地辜负了妻子的一片真情。结句又都是以同样的反诘句式煞尾,点明题旨。三诗的一起一诘,完全相同,中间的内容也大致相近。各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中心突出。以三诗的句式来看,正文除首句外,其余三句,均为工整的七言诗。而第二、第三首,除末句外,余皆是工整的三言诗。三诗的句式,或以七言为主而夹杂三言,或以三言为基本句式而带有七言,整中有散,散中有整,句式参差灵活,错落有致。尤其是三言诗句的运用,句式短小,音节紧促,一气流注,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很强。在句型的选用上,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句型。追忆往事皆用叙述句式,抒发感情又全和诘问句型,都能各得其宜,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容。

猜你喜欢
  • 甄宓:这个比貂婵还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国最大的悲剧

    她是甄宓,有人说她本名叫甄洛,也有人说叫甄姬,《三国志》只称甄氏。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笔上,这个比貂婵还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国最大的悲剧。

  • 韦应物《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全诗赏析

    宰邑分甸服,夙驾朝上京。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良游昔所希,累宴夜复明。晨露含瑶琴,夕风殒素英。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闲閤寡喧

  • 陆游《沈园二首》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在政治上是悲剧的一生,在个人的爱情生活中也笼罩着悲剧的

  • 高启《吊岳王墓》诗意|阅读答案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来已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高

  • 古文辞类纂《苏子瞻志林 范蠡》全文

    苏子瞻志林 范蠡 越既灭吴,范蠡以为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

  • 张祜《题金陵渡》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张祜的《题金陵渡》描绘了金陵河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这首诗充满着对家园的思念之情,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织在一起。诗中使用了豪放的笔墨,描绘了江水的宽广和壮丽,表达了张祜对金陵的热爱之情。通过诗中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祜笔下的江水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首表达乡愁的经典之作。

  • 韦应物《简卢陟》全诗赏析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 高适《金城北楼》全诗赏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 《论语·为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为政》是一部古代经典著作,以语言简练又深含哲理闻名。本文通过解读该篇文章,旨在揭示它的精髓之处。《论语·为政》强调政治家应以道德为基石,以仁爱为原则,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君主应勤于修德,贤能者应得到任用等。总之,这篇文章对于如何做好政治家,发展国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苏轼《曲槛》全诗鉴赏

    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监。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