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嘻》原文与鉴赏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原文】:
噫嘻成王(1)!既昭假尔(2)。率时农夫(3),播厥百谷。骏发尔私(4),终三十里(5)。亦服尔耕(6),十千维耦(7)。
【鉴赏】:
噫嘻是成王举行“籍田”典礼并劝戒农官的诗。
关于此诗的主题及个别字句的解释,历来注家分歧极大,莫衷一是。一是认为它是成王“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毛诗及另三家诗并主此说;二是朱熹认为此诗为成王“成农官之词”;三是认为系“康王春祈谷也”,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主之;四认为是成王祈呼上帝之助的农诗,成王为生号,清戴震毛郑诗考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主之;五是主张此诗写成王籍田之事,是成王的近臣向农官传达再由农官向农奴发令的诗;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主之,高亨诗经今注、郭沫若青铜时代说与之相近。
根据诗的内容,并考以史实,我们认为,这首诗是用于每年春耕开始时的祈谷之祭的祭神歌曲,有着明确的“戒农”、“劝农”的功利目的。郭沫若说,此诗是“成王亲耕之前,昭假先公先王,史官们把这事做成颂歌来助祭”(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这里所讲的“亲耕”,实质上就是周代所谓的“籍田”典礼。所谓“籍田”,即是古代帝王每于春耕开始前祭祀上帝,且祈告祖先神灵福祐,并亲自参加耕田,以鼓励劝勉农夫努力耕作,求得五谷丰登的一种隆重的仪式。周成王时代的令鼎铭文和国语·周语都有关于“籍田”典礼及其功用的记载。而这首诗就叙述了成王在已祭祀了上帝之后,即亲率农夫播种百谷,并劝勉大家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诗八句,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是成王身边近臣向农官田畯所说的话。先是用赞叹的口气向“田峻”们说:多好呀!成王!你诚敬之心已达上苍!然后语意一转,代成王向农官们发出命令:率领这些农夫们,播种百谷莫遗忘!后四句为一层。这应是田畯向农奴们发出的命令。讲了两点意思:首先令农奴迅速推起未耜,耕完方三十里的公田。“骏发尔私”之“私”,实为“耜”之借字,或竟是“耜”字之误。孙作云论析极精到:“‘发耜’(推犁)才可以耕完三十里地,‘发私’如何能耕完三十里地呢?并且‘发耜’为古人成语,国语韦注:‘王耕一墢’,‘一耜之发也’。又诗经中凡言农事,无不有‘耜’,……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可见凡农事是离不开‘耜’的。……由此可见,‘发私’决为‘发耜’之误无疑。”第二层虽只有四句,但却反映出集体耕种的宏大场面,读了使人仿佛看到在那春膏润泽过的广濶平原上,人声、翻土声轰然交响,起伏的人影、挥动的锄铲纷纷纭纭,真是一幅绝美的万众耕耘图。
周族重视农业生产,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周族始祖后稷被看做是“播厥百谷”的创始者,奉为“五谷之神”、“农业之神”,代代祭祀,正说明了这点。这首诗反映了周代奴隶社会的农业生产情况,揭示出当时的生产关系,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诗歌所做的生动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当时春种生产、播种百谷的盛大景况。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描出:“(这诗把)周初的农业情形表现得异常明白。农业生产的督率是王所躬亲要政之一。土地是国家的所有,作着大规模的耕耘。耕田者的农夫是有王家官吏管率着的。这情形和殷代卜辞里面所见的别无二致。”应该强调,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奴隶,没有“十千维耦”的众多“农夫”,周代的农业是发达不起来的。
颂诗是统治阶级文人的歌功颂德之作,一般说来,气魄大,文字雅,加工程度较深,本篇也反映了这些特点。
这首诗纯用赋体,但叙事精炼,极有层次。短短八行三十二字,就把成王亲临籍田并督率农夫春耕的场景准确而清晰地描绘了出来。从形式上看,四言八句,两句一意,具有整齐匀称之美。全诗语言高度概括,但写得明白清楚,富有气势。这体现了颂诗所特有的庄重、典雅、昂扬、浩大的风格。
-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读前后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诗人简介】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迁居洛州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初进士及第,授隰城尉,迁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拜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复
-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沪教版三到五年级古诗词,内容包括三四五年级语文的古诗,三到五年级的所有古诗,跪求沪教版五年级第一第二学期课本所有古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
汉文帝十四年增祀无祈诏 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
-
作者: 李宗林
-
漫漫丝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21世纪的今天,它又再次重新绽放自己的奇光异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相聚!在西北有一个
-
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攒生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