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原文与鉴赏
作者: 彭栋为 【本书体例】
【原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1)。既见君子,云胡不夷(2)。
风雨潇潇(3),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4)!
风雨如晦(5),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鉴赏】:
这首抒发独处怀人的女子苦闷心声的诗,探幽入微,婉曲尽致,颇有令人心动神摇的艺术魅力。
全诗三章,每章首二句以写景起兴,后两句言情写人。风雨鸡鸣的环境氛围,看起来是一个“无我之境”,实则是抒情女主人公相思苦闷情怀的烘托。
风雨鸡鸣,本寻常之物,它既无所谓欢乐,也无所谓悲愁。但在一个翘首有待的女子耳目视听里,却简直是不堪忍受的。那凄厉的风,阴冷的雨,阻碍她与“君子”的美好约会,害得她辗转衾枕,终夜难眠;“喈喈”“不已”的鸡鸣又故意与她为难,使她更心烦意乱,诗人连用“凄淒”,“潇潇”和“如晦”写风雨,用“喈喈”,“胶胶”和“不已”写鸡鸣。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女主人公凄清孤寂的环境,郁闷难抑的心绪,焦躁不安的神情。这里,虽无一字写人,无一字言情,但其人其情却跃然纸上,使人仿佛依稀可见其人于风雨窗前,鸡鸣声中敛眉、含愁带恼、翘首窗外、坐卧不宁的神态。
各章后部分的“既见君子”句,并非伊人盼来了她终夜苦思,心魂所系的心上人,而是她从夜到晓,卧听风雨鸡鸣,愁苦愈甚的心理的延续和发展。“愁人知更长”,在熬过了“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宫怨)的漫漫长夜后,主人公思情悠悠,“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他欲向梦中觅见情人,但长夜将晓,群鸡啼叫不止,使她欲寐难成。相思愁,“剪不断,理还乱”,莫可驱遣。她不由聊以自解地设想:如果此刻见到我那心上人儿,该有多好呀!我的痛苦,我的怅惘,我的一切烦恼和悲愁,怎能不在这幸福的相会中消除净尽呢?“云胡不夷”、“不瘳”、“不喜”的强烈的反问语气,表达了主人公对此乐景的炽烈渴念。而且与前现的“凄凄”、“潇潇”、“如晦”的风雨与“喈喈”、“胶胶”、“不已”的鸡鸣两相对衬,反映了伊人对寂寞独处的极端不耐,对长相厮守的强烈盼望。然而,想象中的相见欢,毕竟消弭不了此时此刻孤寂凄冷的痛苦。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似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的情景,达到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极得含蓄蕴藉之致。它通篇写独处女子的怀人愁思,但却了无一字言及“愁”字。作者的高明独到之处在于:以凄凉、凄迷之景,衬凄苦、淒恻之情;以假想的“相见欢”,抒眼前的“相思苦”。所以虽不言愁愁自见,虽未言情情溢于表,此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矣。
-
有人批评陈亮的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得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既使写得再含蓄,也浮泛无味,直中有深情,直而有兴味,
-
国学名句“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出处和解释
【名句】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语出明代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天下之事,制定法令并不难,难的是切实贯彻执行法令;听取众人意见并不难,难的是让
-
【注释】:(效元遗山《唐诗鼓吹》,取宋、金、元三朝律诗得一千二百首,号《鼓吹续音》)
-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庭前吏散后,江畔路干时。请君携竹杖,一赴郡斋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版古诗词汇总,内容包括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汇总。《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
霁云先生: 四日惠函已读悉。关于近日小品文的流行,我倒并不心痛。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即不免老病复发,渐玩古董,始见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品赏析【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
-
王国维《人间词话·文体尊卑论》经典解读 文体尊卑论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
-
交友类名言赏析《交情郑重金相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诗句从黑暗中喷涌向着你目光的顶点啊,隐秘的源泉——一个总是对世界仰起脸来的孩子有一天,会长得与世界同高认领自何时起,你来从我的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