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注释、译文和评析
【注释】赪: chēng,红色。茜:qiàn,红色。岚:lán,山中的雾气。岫:xiù,山洞,也作山。
【译文】圃公说:山色早晚的变幻,莫过于春深季节和晚秋时光。四月山色开始现出新绿,它的光色深浅浓淡、从早到晚都出现不同的变化。九月开始出现红叶,或红里透黄,或红中泛紫,或辉映朝阳,或反射夕照,或随风低吟,或因披霜花而更显丰厚,这都是佳胜至极的景致。其他的景色,还有烟气缭绕的山和雨中的山,白云挟裹的山峰和霞光辉映的山岭,谁说看山有厌倦的时候呢?陆游有诗说:“游山如同读书,深意或浅义全靠自己发掘。”所以同样一起登山,要根据人的见识和学问,才能分出高下和苦乐,不能勉强要求人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获。我每天都穿戴整齐进入龙眠山,家人却相互议论说:“山的颜色总是那个样子,为什么要天天去看它呢?”这真是用浅陋的眼光来谈论看山的人。
【评析】张英当年曾为帝王师,一度权倾朝野,眼见朝中权臣争斗风波乍起,便急流勇退,归养故里。终日面对儿时的山水,怀想半世风云,怎不让他感慨万千,流连不已?告别钩心斗角的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故土,自然感到家乡山的光色分外绮丽;虽然是默然面对千古不变的家乡山水,但却曾经是扭转乾坤的国手,此情此景,自然又给故乡山色添上一层别有深意的浓墨重彩;政治家的豁达、诗人的情怀再加上热爱故乡的赤子之心,把家乡的山色交织得更加溢彩流光。故乡的山色养育和见证着生命的辉煌,故乡山色依然能够怡情养心。
-
我们人类接受外界信息,其中95%来自视觉。但视觉又常常处在“休眠”状态,即所谓“视而不见”。天阴了,要下雨了,行人们对天地间的景物似
-
【3623】物联网时代(〔美〕马切伊•克兰兹著,周海云译,中信出版社,27 5万字,2018年1月第1版,59元)△共3部分(11章):①一个正处于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衰鬓镊残欹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自谓竹几为竹夫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走进西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西部的古诗词,关于西部的古诗,有关中国西部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
岸浅桥平池面宽,飘然轻棹泛澄澜。风宜扇引开怀入,树爱舟行仰卧看。别境客稀知不易,能诗人少咏应难。唯怜吕叟时相伴,同把磻溪旧钓竿。 作品赏析【注释】:风宜扇引开怀入?树爱舟行仰卧看原诗是一首七律,约作于
-
《桃花·绯桃花歌》咏桃花诗鉴赏 李咸用上帝春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黄昏时独对流萤愁思悄然,灯芯挑尽也难以成眠, 【赏析】晚上宫殿里流萤飞来飞去,人也在静静地思念,孤灯的灯捻儿将要挑尽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升旗,内容包括关于升旗的诗句,关于升旗的古诗,关于国旗的古诗。《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
杜甫《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是作者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