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陆游的生平》 - 文学词典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陆游的生平》 - 文学词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南宋代表性诗人,也是我国第十二世纪之代表诗人(前一世纪以苏轼为代表)。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他二三岁时,即遭遇靖康之变。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终身不忘恢复中原。为爱国诗人的代表。有剑南诗稿(诗九千余首)、放翁词(均收四部备要本)及渭南文集(收四部丛刊本)。

陆游生平,分四个阶段叙述。

(1)1125—1157:青年时期

祖父陆佃,有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父陆宰,也是一位文人,以直秘阁的职衔,做着权发遣淮南计度转运副使公事。其家居河南荥阳。陆游生于淮上,未满三岁,东京沦陷。其家人避难南下,先至寿春,后回山阴,又迁东阳居三年,最后定居山阴。陆游幼年,在东阳及山阴度过。生长于文学家庭,又接触其父执辈谈中原乱离,濡染爱国思想,十二岁即能诗文。十三岁,喜读陶渊明诗。十六岁,至临安。十七八岁,始学作诗,读王维诗最熟。十九岁,又至临安,试南省。

十八九岁,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甚笃。而唐氏不得于其姑,唐氏出而另居,陆游时往,终于为其母所恶,离异。唐氏改嫁宗室赵士程(同郡人)。游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游为赋钗头凤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是年为1155年,陆游年三十一岁,时已续娶王氏。

游以荫补登仕郎,二十九岁赴锁厅试,陈阜卿为考试官,得其卷,大异之,擢置第一。时秦桧孙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欲列首荐不得,桧深衔之。三十岁(1154)试礼部,主者复置游于前列,为秦桧所黜。(先荐送第一,秦桧孙埙居次,遂为桧所抑。又说陆游论中主恢复,故为桧所忌。)未中进士,下第还乡。

1155年11月,作为江西派诗人之一的曾几做提点浙东刑狱。陆游从他游。1156年曾几改知台州,遂别。此两年陆游做诗必受曾几影响。后人谓陆游诗出江西诗派者以此。

(2)1158—1169:为出仕时期。

秦桧已死。陆游除右迪功郎,福州宁德县主簿。后至临安,除敕令所删定官。1162年,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以史浩、黄祖舜荐孝宗召见,赐进士出身。翌年,为镇江府通判。1163—1165年,张浚督师图恢复,陆游支持张浚之北伐计划,并与其子张栻(敬夫)友善。张浚北伐军初节节胜利,李显忠屡败金人。其后,诸将不和,李显忠被迫退军,致有符离之败。于是和议派又抬头,孝宗气馁,订了屈辱的龙兴和议。

陆游离镇江任改任隆兴军府通判(隆兴今南昌县)。言者劾公“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官。归山阴,卜居镜湖。“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曩得京口俸,始卜湖边居。屋才十余间,岁久亦倍初。”这些诗句是此时生活的写照。

1169年,陆游以左奉仪郎通判夔州军州事,以病未行,明年遂起程西行。

(3)1170—1178:此八九年在蜀中。

1170年夏,由山阴出发,由长江入蜀,冬天到了夔州。旅途见闻,作入蜀记。1172年,枢密使王炎宣抚四川,驻汉中,辟陆游入幕府,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汉中,今陕西南郑县,近大散关,亦近宋金边界交界处。“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此处逼近敌人,时有立功的愿望。过着豪迈的生活,曾猎虎。

留王炎幕时间不长(三月至十一月),改除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从汉中入成都,有“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之句。此后,通判蜀州,摄嘉州,往来蜀州嘉州间。1175年六月,范成大为四川制置使,帅蜀中,与陆游为文字交,不以幕僚待之。1176年,以所谓“燕饮颓放”去官,自此,陆游自号放翁。仍居成都。1177年,范成大离蜀还朝,而陆游仍留成都。1178年被召东归,秋到临安,除福建常平茶盐事,暂归山阴故居。是年,范成大参知政事。

(4)1179—1210:三十年,五十余至八十余岁。

陆游自蜀还乡。1179年,五十五岁,在建安,游武夷山。秋冬间改除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江西,治抚州。1180年在抚州,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随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诗有:“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等句。冬,召赴行在。1182—1185,在家乡。1186,年六十二,权知严州。第二年刊剑南诗稿,凡二千五百余首。于严州郡治。1189在都下,寓砖街巷街南小宅。光宗即位,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十二月被劾去官出都。在乡闲居十余年。1192(年六十八)过禹迹寺南沈氏园,有“林亭感旧空回首”之句,1199(年七十五)又作沈园二绝,悼念唐氏,有“梦断香消四十年”之句。1202年,宋宁宗朝,韩侂胄执政,图北伐,起用若干老人如陆游、辛弃疾等以图众望。陆游入都为实录院修撰,同修国史,翌年除宝谟阁待制。1203年,乞致仕,五月出都。韩侂胄议伐金及伐金失败,陆游已还乡,但1209年仍被劾落宝谟阁待制职。

1206年冬,子遹为其编诗续稿,成四十八卷,每卷约百首。

1210年,年八十六,卒。宋史谓卒于嘉定二年(己巳),八十五岁,实未审。据钱竹汀年谱考定,应卒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庚午),年八十六。有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猜你喜欢
  • 韦应物《忆沣上幽居》全诗赏析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 《归山吟寄友》鉴赏和赏析

    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 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 离别是人生一大苦恼,也是古今中外诗歌的一个共题。《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杜甫《遗怀》全诗赏析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作品赏析【鹤注】诗云:寒城、塞日,皆指秦州而言。是乾元二年作。赵汸曰:时客秦州,欲于东柯谷西枝村寻置草

  • 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

    【名句】国之废兴 ① ,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 ② 辅佐。 【注释】①废兴:兴衰。②由乎:由于。 【释义】国家的兴衰,在于政事的好坏;而政事的得失,则取决于辅佐的大臣。 【点评】在中国古代,辅佐皇帝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首描写初春时节西湖美好景色的诗。

    【题解】 诗歌。作者白居易。选自《白氏长庆集》。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的。全诗生动地描述了初春游览钱塘湖(西湖的别名)时所见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春光的热爱以及赏春的喜悦之情。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

  • 杜牧《咏袜》全诗赏析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十)惆怅叹惋”类的诗句。 回想往昔年轻时曾经

  • 吠陀诸神

    《吠陀本集》形成于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的初期阶段。它反映了当时雅利安人作为征服者,胜利者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以神话方式表现出来的信仰一般都是对自然现象的崇拜,譬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等诸多自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解题】 此诗题宋本作《岳阳楼》,明代各本作《临洞

  • 《先秦·禹本纪》内容简介和鉴赏

    先秦·禹本纪 战国志异小说(有的学者称为“准志怪”)。撰人不详。《史记·大宛列传》称引。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十五考证其为《禹大传》。司马迁把它与《山海经》相提并论,称之为语“怪物”的“古图书”,肯定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