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翻译:

一抹残阳映照在水中

江面上半部泛起寒意,另一半染上晚霞

上一句: 无 下一句: 余杭参差起烟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 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 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 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 “残阳” 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 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 ,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 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 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 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 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 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 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 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 “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 支流夹带泥沙减少; 此时江水清碧, 如琼如玉, 用 “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 “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 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 “瑟瑟”与 “红”对举, 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 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 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 “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 风赋曰 “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 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 军行曰 “剑花寒不落, 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 “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历久弥新, 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猜你喜欢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 【意思】〈名〉平羌 (qiāng),平羌江, 在峨眉山的东北,即今青衣江。 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上,月 影映入平羌江中,又

  • 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名言: 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注释: 卵: 蛋。瀹(yue): 煮。橑(liao): 柴薪。爨(cuan):烧。 句意: 先把鸡蛋用彩色装饰, 然后再煮来吃; 先把木柴精雕细刻, 然后再用来烧

  • 苏轼《赠虔州慈云寺鉴老》全诗鉴赏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唯闻佛放光。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常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 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全诗赏析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 《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刘因《清平乐·饮山亭留宿》朝晨赏景词作

    刘因豪放飘逸,也真率清狂。词中所述,无非是醉宿山亭、赏景朝晨之事,并无奇峰异壑跃现其间。然而却于“群花未谢”中发其逸兴、借云为笔中抒其妙思,令读者顿觉兴味盎然而意移神驰。

  • 《诗经》-《南有嘉鱼》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 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 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 , 烝然来思。君子有酒, 嘉宾式燕又思。 《南有

  • 白居易《忆江南》全诗赏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周冬雨:翻墙而过

    单子轩 25岁的周冬雨说自己有一个小爱好:翻墙。 偶尔,她会在半夜回到学校,爬墙进去,在校园里转上一圈。结果有次,被巡逻的保安逮个正着,令她“难过”的是,人家没认出她是谁。 学生时代的周冬雨要练体操和

  • 苏轼《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全诗鉴赏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AA10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于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