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是李白所写。这里描述了他在花丛中独自饮酒,没有伴侣。然后他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将自己的倒影与明月放在一起,仿佛有了第三个人。上一句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指的是他在花间独自饮酒,没有人陪伴。下一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了他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倒影形成了三个人的场景。【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译注】花丛中一壶美酒散发芳醇,我自斟自饮没有远交近亲,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对着身影恰好凑成了三人。【全诗】月下独酌其一[唐]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释】 ①不解:不懂得。②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译文】 花丛中一壶美酒散发芳醇,我自斟自饮没有远交近亲,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对着身影恰好凑成了三人。月儿原不懂得来与人畅饮,影子徒然跟随我孤独一身。且将月和影当作我的伴侣,人生行乐须趁着春景良辰。我引亢高歌,月亮徘徊不进; 我拂袖起舞,影子摇曳不定。清醒时我和它们一齐欢庆,喝醉后我们便又各自飘零。愿我们永结为忘情的知音,相约在天上遨游,不再离分。(陶文鹏译)【集评】 清·沈德潜: “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会。”(唐诗别裁集卷二) 清·李家瑞:“李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东坡喜其造句之工,屡用之。予读南史·沈庆之传,庆之谓人曰: ‘我每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 李诗殆本此。然庆之语不及李诗之妙耳。”(停云阁诗话) 清·弘历: “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唐宋诗醇) 清·蘅塘退士:“陶潜云: ‘挥杯劝孤影。’白意本此。”“一解,先出月,后出影,以月影二字交互迭见,此连珠体。天上之月,杯中之影,独酌之人,映成三人也。从寂静中做得如许闹热,真仙笔也。”“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总案】最吸引人者,艺术想象丰富奇特,情真烂漫,一片天籁。然诗意层层转出,顿挫中可见深沉,充满诗人失意与幻灭的人生感慨。宋本李集题下注有“长安”二字,一般认为本题四首为李白待诏翰林后期的天宝三载(744)春所作,此时诗人或痛饮狂歌,或独酌,都反映到抒怀之作的基调,普遍带有巨痛的孤独感。本首尤为显见。诗人有意避开周围现实世界中的黑暗龌龊,躲到月夜花丛的宁静中排遣一点郁闷,也即诗中所谓的“行乐”。孤独的欢乐,又有几多的惬意可言。一如作者歌行体诗的结体多半以感情流构成,本诗也由潦倒和旷达两种曲折变化的感情交错成篇,辟得一方能有所向往和追求的小天来,自得其乐于其间,毕竟透露出某种带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力量,显示其富有感染力的诗美,动人处可供千世万代的领略和欣赏。
-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寇准《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②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①题于黄河岸边亭楼墙壁上。②危槛:亭楼上的栏 杆。危,高。 【译文】 近处的岸,显得很宽阔;水中船
-
赵佶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赵佶是北宋第八个皇帝,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画家、书法家,还是一个诗人。就艺术才华而言,他有点像被北宋灭亡的南唐后主李煜,经历亦颇
-
站在虚构这边稍有现代诗阅读经验的人,都不至于天真地把张枣的《悠悠》看作是一首抒情诗,虽然这首诗并不缺少撩起乡愁的抒情成分。它也不能
-
学《诗》的经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
-
【名句】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注释与译文]趱(zǎn),催赶。两句说,岁月飞速流逝,少年很快就会变成老年。教人珍惜光阴。 参考文献 (元)高明《琵琶记·中相教女》
-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
李孝贞巫山高荆门对巫峡,云梦迩阳台。燎火如奔电,坠石似惊雷。天寒秋水急,风静夜猿哀。枕席无由荐,朝云徒去来。作者简介李孝贞,字元
-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作品赏析湘灵不可见,而遥想神灵事也。注:1:湘妃:《博物志》:舜二妃曰
-
愈有愈要没有的物,非要不可——这是正常的,等到有了,还想新的——这是异常的,不论男女老幼,凡属人类,总有这两种心理,总离不了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