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贺新郎①·刘克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宋词《贺新郎》 - 刘克庄 - 中华宋词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宋词《贺新郎》 - 刘克庄 - 中华宋词鉴赏

贺新郎,

送黄绢袍。金带齐,

上马登高,登高处,

悄无人声,繁华处,

无人住。鸟燕散,

花草残。楼台倒,

阶榱尽,

白杨岸,

奈何桥下,

随风转,

转不回。此去路,

百年长。北山雨,

南山云。明月夜,

孤松寒,

万籁无声到天明,

青冢里,

红莲开。

诗词鉴赏贺新郎①·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②。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③。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④。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①贺新郎,词牌名。  ②国脉,国家的命运。  ③缚,捆绑。  ④韩五,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

这首词是作者和朋友王实之唱和之词。言词之中始终洋溢着救国的激情和远大志向。“国脉微如缕”,首句便给人国运危机的感觉,整个国家已经衰微不堪,命悬如丝,大厦将倾。词人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可见一斑。词作感情于氛围中生成:“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词人发问:长缨何处在,何日才能将敌方首领擒缚!报国之志的热忱可见。接着,词人直表胸怀,道出自信的观点,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英杰好汉,遗憾的是尚未聚集统领,发挥将才实力。接着举例说:不信,试看抗金名将韩世忠。词人熟悉而又亲切地运用民间称谓“韩五”,表达对英雄报国的崇拜和赞赏。随后词人讲到西汉张良遇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筌受到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的两个典故,表达词人报国攘敌、建立功勋的渴望。词人用典接连,但语句畅连,一气呵成,具有勃勃生气,语言和情感相柔并济。

下片由彼到己,词人想到自己的遭遇与不公。“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表达词人少小怀大志,却一生惆怅,英雄无用武之地,虚度岁月的痛苦。痛心疾首,只有慨叹了!词人怀才不遇、屡失报国机遇的愤慨,流泻出来。下边两句“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暗喻北方边疆战事紧急,渲染了侵略者带来的杀伐之气。敌方的冲梯纷纭凌乱,守城危在旦夕。词人追思往昔,张巡、许远,坚贞不屈临阵不乱,纵横杀敌。倘若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再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言语中充分体现词人对用兵才俊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最后词人情感流泻奔放,直抒心愿:“快投笔,莫题柱。”情真意切,这是对爱国志士的激励,也是与友人共勉。

●贺新郎,参见第306页相关介绍。

●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年轻时候,家庭贫寒,经常为当官的私下抄写公文,充当书记来养活自己。整日忙碌,时日长久,自己感到无聊和空虚,于是便放弃了抄写书籍养生的事情决心学习效仿傅子介和张骞,边疆立功,留下万古名。

●投鞭虚语的故事。前秦时期,秦要攻打晋国,前秦太子左卫率石越认为晋国有长江作为险要地形,完全能够抵挡,不能攻打讨伐。建议秦国另寻方法。苻坚大言不惭地自夸道:就凭借我这千百万军队,如果光把马鞭扔进河中,就能够把江水挡住,阻塞河道,江水都不能流动了。长江对于我们进攻敌人又有什么险要的呢?后来就用投鞭断流、投鞭等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被毛泽东典化后更具气壮山河的雄风。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忘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此词作于1935年红军北上陕北到达甘肃境内,中央决定将红军一、三、军委纵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等成为五人军事领导团。9月红军一鼓作气登上了去往陕北的最后一个高山——六盘山,已经距离陕北不远。随后毛泽东填词清平乐·六盘山。

上阕是词人对长征胜利的小结。“天高云淡,忘断南飞雁”,开篇写景,气势非凡,胸中自有成竹万竿。词句清新流畅,没有晦涩之语。历经八十一难即将来到陕北,词人千头万绪:对南方根据地战争岁月的依恋、对往日战友出生入死的怀念一切都给予南归大雁,带去远方。词人随之表达壮阔的志向,坦然而博大的襟怀,令人折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言词中始终蕴含着强烈的自信和不屈的风骨。纵使磨难重重但依然志向不移,抱负弥坚。回首历经的岁月不是感伤而是雄健的气魄,铮铮铁骨足以震慑对方。下阕触景生情,登临绝境,在高处远看满山红旗蔚为壮观。既是对红军壮阔气势的赞扬,更是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在悲壮中激扬欢快的乐章,始终饱含革命乐观的情怀。下阙也是词人对未来的展望。词人写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既是对革命的壮心不已的表达,同时也是对国运的深深担忧,革命历程长远,需要仁人志士,共赴疆场。全词质朴流畅气势非凡,正是毛泽东一贯的风骨所在。词作语言直白,形象鲜明,情感直率,意志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

服虎降龙的长缨,这一耀眼的意象成为救民于水火的化身。长缨不是长度与质地的组合名词,而是爱国情感的寄托者,报国的请战书。与长缨同时出现的当然是“好汉”,铁骨铮铮,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达目的誓不休。这种充满力度的意象给人一种激越勃发的快感和上进心。更使词作慷慨激昂,意气风发,骨力雄壮。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猜你喜欢
  • 杜甫《鸡》全诗赏析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作品赏析【鹤注】此是大历元年夔州作,故诗云“巫峡漏司南”。纪德名标五①,初鸣度必三②。殊方听有

  • 贾谊《治安策(一)》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 ① ,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 嵊州剡县山水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嵊州剡县山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嵊州古诗词,有关嵊州的古诗词,有关嵊州的古诗三篇以上要有作者,诗名,朝代。寄竺道壹晋 白道猷连峰数十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闭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世下,犹有上皇民。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

  • 崔颢《岐王席观妓》全诗赏析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作品赏析只拟:一作夜夜。

  • 晏殊《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全诗鉴赏

    谢墅林亭汴水滨,偶携佳客共寻春。看花纵拟思君子,对竹何曾问主人。促席正逢羲日缓,酡颜仍有郢醪醇。朝中九列无间暇,愿作新诗赠季伦。

  • 唐宋词之《杨亿《少年游》》原文、鉴赏和赏析

    杨亿《少年游》杨 亿 杨 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 ① ,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② 。寿阳妆罢 ③ ,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 ①千寻翠岭:高高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4076】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李扬等译,重庆出版社,17 5万字,2018年6月第1版,49 8元)△共10章:[1]驳马克思

  •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秋》全诗鉴赏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作品赏析【注释】:

  • 《浣溪沙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

  • 刘翰《石头城》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刘翰《石头城》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②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③ 【注释】 ①石头城: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在石头山下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这里指南京市。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