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翰《石头城》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 宋诗精品
总结而言,刘翰的石头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通过描绘石头城,表达了对坚韧和不屈精神的赞美。这首诗在语言和意境上都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精品诗歌。
刘翰石头城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②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③
【注释】 ①石头城: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在石头山下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这里指南京市。②离离:草茂盛貌。吴宫: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台城:原为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修建新宫,名建康宫,从此成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的所在地。
【译文】 荒凉的吴宫,杂草丛生,一直蔓延到台城旧苑的东头。漫漫长夜,空荡荡的长江寒风飕飕,水气濛濛,夜空中传来几声凄厉的雁鸣,明月中的石头城更显得孤寂清幽。
【总案】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借古伤今之作。石头城为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孙权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即古代的金陵。从诗题看好像是专咏石头城,但从内容看,咏的是整个金陵。金陵是三国时吴国,东晋和南朝的宫苑或都城所在地,作为一首咏史绝句,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囊括几个朝代的盛衰变迁,不可能面面俱到。诗人正是从吴国以后几个朝代盛衰的最好见证——“吴宫”和“台城”切入。全诗先展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昔日的吴宫,如今杂草丛生,一直蔓延到台城的后苑城。从视觉上暗示出朝代更替、人事沧桑,江山依旧的伤悼之情。然后转入感觉和听觉描写:水气濛濛的江水使人倍感寒冷,而幽冷月色中的石头城在几声凄厉的雁鸣中更显得寂寞荒凉。全诗不着一句议论,古盛今衰之感尽寓其中。在写法上,四句时间上也暗暗转换,由白天到夜晚。这样就从时空的交织转换中,更加完整深刻地揭示出古盛今衰的主旨,引起读者反思其兴盛衰亡的原因。
-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
-
(二章) 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依时间或场合以行中庸之道。
-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
-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
《乐苑》上说:“《如意娘》,商调曲,唐则天皇后所作也。”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而后太宗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她,复召入宫,拜昭仪。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武则天在
-
传闻蜀道难,行客若登天。紫竹深无路,黄花忽见川。闻禽嗟异域,问俗访耆年。欲识京都远,惟应望日边。
-
天宝危机是唐玄宗统治后期,即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天宝年间(742~755年)。这时的唐玄宗早已没了青年时的朝气,政治上不愿过问政事,生活上只想安逸享乐。他“自恃承平,以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①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 ①华、荣:花。“华”原指木本植物之花;“荣”本指草本植物之花。此处为避重复而交错使用,
-
【原题】:陪尚书游中财夜大风雨尚书及任卿史石泉皆耆年德清谐季并余以晚辈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