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娘赏析》
乐苑上说:“如意娘,商调曲,唐则天皇后所作也。”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而后太宗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她,复召入宫,拜昭仪。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日子也充满了命运的转机。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她最有名的诗歌如意娘,史载这首诗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或许,正是这首诗,使得李治才忽然想到尚在削发为尼的旧情人武媚。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诸宾)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
“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意谓: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李白的长相思写“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去明镜前”与此句构思相似。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是武则天的上乘之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看朱成碧后来成为唐宋人常用成语。李白诗:“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也可以说看碧成朱。辛弃疾词:“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柳亭诗话载:李白的长相思一诗中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之句,据说李白的夫人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后“爽然若失”。后来有“刿目鉥心、掐擢胃肾”之称的孟郊又写出了“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这样语出惊人的句子。但溯其本源,还是承袭了武则天的创意。
-
此诗为曹操游仙诗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而又无法挽留时光的感伤。 全诗大致可分四节。第一节六句,意谓自然造就的万物,包括贤能的圣人都难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为死亡而忧伤。但由于长生不死传说的影响,曹操
-
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
-
【题 解】本文是作者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
-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孰能不惨凄,天时牵人情。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
军机处原本内阁的分局。清初沿袭明制,机务出纳归内阁,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时,谕旨命南书房翰林撰拟。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考虑值勤官员泄漏机密,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慎
-
【名句】士有争友 ① ,则身不离于令 ② 名。 【注释】①争(zheng)友:同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②令:善,美。 【释义】人如果有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则自身不会离开美名。 【点评】意为有朋友的直言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菱荷”类的诗句。 这是词中状物的名句,描绘雨后清晨风动新荷的神态。
-
亭亭独步□枝花,红脸青娥不是夸。作将喜貌为愁貌,未惯离家往婿家。 作品赏析【注释】:原序:崔氏善女,万古传细。名而察之,宝亦周备。养育之法,方拟事人,若乏礼仪,过在父母。
-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
姜夔《惜红衣》姜 夔 姜 夔 吴兴号水晶宫 ① ,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② 。”亦可见矣。丁未之夏 ③ ,予游千岩 ④ ,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