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的宅邸平日来到常常可见,而在崔九的堂前曾几次闻到。

翻译:岐王的府邸平日经常可以看到,我曾几次闻闻崔九的房前。

上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

下一句:崔九堂前几度闻【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译注】岐王的宅第里我时常见到 你,崔九的厅堂前曾多次听到你的歌 唱。岐(qí)王:唐玄宗之弟李范。寻常: 平常。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九,崔涤 的排行。【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常在富绅权 贵的府第里看见或听说某艺人,或形容 常在某人家里看见或听说某人某事。 [例]而唱曲的、扮戏的,则是“货真价 实”的倡优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 九堂前几度闻”的故人,不过如此,可慨 也矣。(安详画蔷小集)【全诗】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鉴赏1】 杜甫于大历五年 (770) 飘泊湖湘,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 遇李龟年,作此诗。从表面看,四句诗写得很轻松,只说过去在什么地方见过,如今又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重逢,如此而已。然而岐王、崔九,乃是开元时代的名流,提到曾在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相遇,便会勾起对于开元盛世和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而 “寻常见” 与“几度闻” 的有意重复,又拉长了回忆的时间,流露了无限眷恋之情。由回忆回到现实,看眼前的自然风光,“正是……好风景”,与当年相见时没有两样。然而地点则在 “江南”,而不是京都。人呢? 都老了!“君” 不再是出入显贵之家的音乐大师,而是流落民间的白头艺人;自己呢?更贫病交加,孤舟漂流。以 “落花时节又逢君” 收尾,什么都没说,而往事今情,都从 “又” 字中逗出。“落花时节”,当然是以“落花” 点时令,而青春凋谢、国运飘摇之类的象征意味,也是显而易见的。七绝到了李白王昌龄手中,已完全成熟,形成了含蓄蕴藉、风神摇曳、婉曲唱叹、情韵悠扬等艺术特色。杜甫另辟蹊径,力求创新,形式上多用偶句、拗体,喜发议论,不避俗语,内容上扩展表现领域,形成了质直厚重的个人风格。在现存一百三十八首绝句中,这一类作品占大多数,历来褒贬不一,目为 “别调”。但风神俊朗、情味隽永的佳作也不少,本篇即其中之一。黄生 杜工部诗说称赞说: “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 (王昌龄)、供奉 (李白) 操笔,亦无以过。”【鉴赏2】诗歌。作者杜甫。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堪称“压卷之作”的一篇。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有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诗人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感慨国事凋零、艺人的颠沛流离,慨叹物是人非、时光不再,产生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落花时节”既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王朝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本诗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言平淡,内涵却无限丰富。

猜你喜欢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贵自然》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贵自然》经典解读 诗词贵自然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

  • 典故“谢安泛海”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 (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

  • 《韩非子·难二》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的《难二》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下面是全文、注释和鉴赏:

    全文:

    韩非子曰:“宽则得众,众则得权,权则得贵,贵则得赏,赏则得信,信则能用。能用则胜人,胜人则臣下来者争迎而臣之,故曰:‘君子胜人以文,小人胜人以力。’文者,诈也,力者,暴也。君子诈不如小人诈,小人暴不如君子暴。故明君莫不用诈,而后可以胜小人。”
    注释:

  • 《祭城隍神文》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欧阳修 2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 3 。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众力方作,雨则止之;城功既成,雨又坏之。敢问雨者,于神谁尸 4 ?吏能知人 5 ,不能知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 [3] ,与侯妾卫媪通 [4] ,生青。 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 [5] ,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

  • 顾志华《清朝通典》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清朝通典》又名《皇朝通典》一百卷,

  • 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博》全诗鉴赏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荒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山头落日侧金盆,倒着接?搔白首。忽忆従军

  • 《古文观止·苏轼·贾谊论》鉴赏

    古文观止·苏轼·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

  • 杜甫《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全诗赏析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罗袜红蕖

  • 《平生八见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诗宽次赏析》

    【原题】:平生八见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诗宽次韵谢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