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骁勇的心潮掀起千层云霄,坚决决心要追随鸟儿的归宿。 到达绝顶之时,俯瞰众山皆如虚幻微小。【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望着层层缭绕的云气,不禁使我胸怀激 荡。我睁大眼睛,久久地望着这迷人的景色,甚至连黄昏时归巢的鸟儿 也尽入眼帘。啊,总有一天,我要登上泰山最高的山顶,去领略那眼底的 群山变得低矮、渺小时的雄伟景象。【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①岱宗:泰山。泰山古名“岱”。因其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②此句写泰山之高,谓在齐鲁以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齐鲁:春秋战国时两个古国名,均在今山东境内。史记·货殖列传载:“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未了:可以望见。③“造化”两句写近望泰山所见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割,分开。昏晓,黄昏和早上。④“荡胸”两句写细望。看如此壮丽的岱岳,令人的胸中像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一样激荡;因长时间目不转睛,以致感到眼眶有似裂开,却一直看到归鸟还巢还不愿意收回目光。决眦(zi),张裂眼眶。眦,眼眶。⑤“会当”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愿望,并想象攀上绝顶以后的意境。会当,唐人口语,有“一定要”的意思。凌,登上。【题解】杜甫共作有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但并非一时之作品。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参军,此诗为赴华州途中经华阴时所写。写华山高耸的形势及其奇险神奇。【鉴赏导示】这首诗是青年杜甫的代表之作,也是歌咏泰山的 “绝唱”。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工部员外郎之职,故世称杜工部。后世尊他为“诗圣”,其诗为“诗史”,作品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风格沉郁顿挫,融合众长,兼备诸体。【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公元735)年,杜甫赴洛阳应进士第,落第,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这首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首句以设问领起,又以虚词“夫”舒宕语气,生动地表现了雄伟的泰山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惊羡之感。第二句,是诗人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三、四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五、六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意谓时已薄暮,可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千百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奋斗的佳句。【鉴赏要点】[1]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形象鲜明。 [3]触景生情,颇有理趣。[4]议论点题,卒章显志。【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泰山雄峻,表现诗人壮志不凡的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 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就是他在漫游齐赵时写的。前 二句写远眺:岱岳横空出世,雄伟高峻,青山绵延未了。“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 里,极为雄阔。其仰慕之情,十分传神。三、四句写近望:大自然聚集神奇秀丽,高峻的 山峰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其“钟”字用得有情,“割”字用得“奇险”。五、 六句写细看: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 爆裂。此四句造语“奇险”,巧用倒装,令人“冥心刻骨”,(赵翼瓯北诗话卷二)实乃惊 人之笔。末二句言,一定要攀登顶峰,俯瞰一切,览尽脚下绵延群山,蕴含了诗人的雄 心和气魄。此乃奇警之句,可谓绝唱。浦起龙认为杜诗应以此“为首”,说“杜子心胸气 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二句颇具象意义,不难看出诗人 的伟大抱负和“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小宅》全诗赏析

    小宅里闾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 《医病疗心》卢宗仁散文赏析

    不是不得已,不会上医院。其实医院并不可怕,医生能治病,医院可疗心。我在医院的三次经历,就是医病疗心的真实例证。1981年7月,18岁的我

  • 力行社

    国民党内的反动团体之一。1932年初蒋介石以“力行哲学”为基础,仿效法西斯主义,组织成立力行社。蒋自任社长,下设小组。社员以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政治干部为基础,直接受蒋领导。曾发展至七、八十人。同年3月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蓉遮。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

  • “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出处,故事

    描写荷花的名句。语出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别名莲花、芙蓉、菌苗等,是多年生的睡莲科植物。过去说它原产于印度,在我国栽培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后

  •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赏析》

    【原题】: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空不可人意作诗以纪之得赏得二字

  • 原样派作品分析

    本世纪60年代,法国文坛以《原样》*杂志为中心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把它看做是“新小说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有人称它为“新新小说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出处】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译注】再看妻子和儿女,原先的愁 容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我随手卷起诗 书,欣喜欲狂。却看:再看,回头看。妻 子:妻子儿

  • 名诗《鸽子》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赏析】 《鸽子》是一首参照古代“曲”的样

  • 登飞来峰

    【题 解】这首诗作于皇祐二年(1050)王安石任浙江堇县知县期满,回乡途经杭州时。诗人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