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译文:
大自然展现出美妙的景色,阴阳划分了黑夜和黎明。
上一句:
宇宙的奇妙变化,显示出造化的神秘。
下一句:
往往在山晨钟声和天亮的瞬间出现。
【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山色 都赋予了泰山,背着太阳的一面昏暗, 向阳的一面明亮,两面判若刀割。造 化:指天地或大自然。钟:聚集,专注。 阴阳:指山背阳和向阳的两面。晓:因 日光照射而明亮。【鉴赏】 自然的造化,天地的灵气,全都聚集在这座泰山上; 山势高耸,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一面昏暗,一面明亮。造化: 是指天地,自然。钟: 是指聚。望岳: 在这里是指仰望泰山。古人一直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大的山,山南叫“阳”,山北叫 “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诗描写泰山的巍峨高耸,气势雄浑,气象万千,是自古以来歌诵泰山的名句。【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晴空下山林 等地阴阳分明的奇丽景色。[例]一道 宽平、有钢铁栏杆、可同时行驶数辆汽 车的大桥,架于陡峭峡谷深涧之上,两 岸山岩丛树簇拥,红翠交辉,往桥下看 呢,流泉飞瀑,幽深、晦暗。这样的景色 正应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古 诗。(涂光群北美秋色)【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 唐代杜甫的诗集里有三 首以望岳为题的诗: 一写西岳 华山; 一写南岳衡山; 一写东岳泰 山。这里介绍的是写泰山的一首。 开元二十四至二十八年(736—740) 间,杜甫在齐、赵一带漫游,写了 这首诗,当时他还没有登过泰山。 原诗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 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 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岱 (dài代) , 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所以 尊称为岱宗。齐、鲁,春秋时的两 个国家,在今山东省境内。造化, 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山北面 为阴,山南面为阳。决眦(zì 字) ,张开眼睛。诗中说,泰山 是怎样的?它青葱的山岭,从齐到 鲁,连绵不断。大自然的神奇秀丽 都集中在它那里,山南山北明暗的 不同,好象早晨和黄昏的区别。层 云涌起,荡滌胸怀; 张大眼睛,归 鸟尽收眼底。当你登上顶峰远眺, 群山都会显得渺小。诗写出了泰山 的雄伟高大,意境开阔,格调昂 扬。-
【原题】: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於晨兴看山为宜
-
三悲曰:奇峰合沓半隐天,绿萝蒙茏水潺湲〔2〕;因嵌岩以为室,就芬芳以列筵。川谷萦回兮
-
毛泽东诗词《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② ,乱云飞渡仍从容 ③ 。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④ 。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
-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自非绝殊
-
《红楼梦》一百回“悲远嫁宝玉感离情”,是续作者为探春这位悲剧英雄安排结局的一段。当宝玉得知探春远嫁的消息时,“‘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到第102回仅仅交代了这样几句话“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
-
张纮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张纮,唐武后久
-
攀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万里松风天外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出处】唐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 【意思】我在五松山下借宿,孤单寂寞没有一点儿欢愉。眼见田家整天秋忙的劳作辛苦,在夜寒中还得春米的是邻
-
独秀巖诗(有序)洪惟太祖高皇帝(2),祖宗流廕(3),子孙弥衍(4),列分天下各藩之国(5)。我祖来斯桂林,立靖江王位,迨今七十余年矣(6)。府
-
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也。动无非法者,所以禁过而外私也。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是故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