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admin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4-04-26 阅读:0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舟行之旅,展现了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壮美江山的赞叹。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色彩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出发时的美景,而“千里江陵一日还”则突显了舟行的迅速。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描绘了途中两岸的猿猴啼叫,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现出舟行的畅快。全诗以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旅程中的豪迈喜悦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抒发方式,成为李白诗中的佳作,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艺术魅力。

【全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朝辞白帝彩云间,清晨告别高耸云天的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我乘舟一日千里就到了江陵。

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叫,

轻舟已过万重山。那轻舟已飞过云峰千重万层。

【赏析】

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白帝城,故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城因山得名。山峻城高,如在云中。第一句“朝辞白帝”四字,扣合诗题,谓早上离开白帝城乘舟东下。“彩云间”是写境,早上日光照射,云成彩霞,白帝城高,城为云绕,故曰“彩云间”。此谓出发时景物境界如此。如此景境,实又关合人之心境心情。“千里江陵一日还”承第一句,白帝至江陵,行程一千里,一日之间就回来了。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出蜀后长江岸上第一个重镇。“一日还”,既绾合上句“朝辞”,谓回到江陵时日已暮矣;同时又是写心境,一日即回来,是欢喜欣幸之词,而非惋惜之词。从此诗前二句用字用词和所揭示的心境看,表明李白此诗是写于流放夜郎遇赦归来之时,而不是初出川时作。李白一生有两次发白帝至江陵。初出川,时当年轻气盛,一心想奋发有为,浪漫气息正浓,一日间千里行程之事不会放在心上,而且第一次至江陵,也万万不会用“还”字。第二次因入永王璘幕府事,以“附逆”罪名先是被捕入狱,继之被定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

当他被押解长江西上时,曾有诗写当时之愁苦心境: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当时李白年近六十,其愁苦心情如此,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他无时不盼望朝廷大赦,“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流夜郎赠辛判官)“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三年吟泽畔,顦顇几时回?”(赠别郑判官)到了巫山,果然接到朝廷大赦令,李白喜出望外。他是带着困鸟出笼、寒灰重暖的心情,从白帝城乘舟而回的,故看到白帝城之彩云,心情之喜悦可知,似乎彩云在为自己送行;千里江陵,西上时步步艰难,头发都愁白了,而今一日即回,何其迅疾快意。只有此时此地,这“一日还”三字,才有分量。遇赦而归,满心欢喜,归心似箭,一心只想快出三峡,早回江陵,耳不暇他闻,目不暇他顾。但到了江陵之后,心情已定,回想一路所经,又陡感茫然,若有所失。这时方想到,难道船经著名三峡时,我竟一无所闻,一无所见?略一寻思,顿然明白,于是以倒叙之笔写出后二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说三峡多猿,时闻猿声哀鸣,是的,我听到此声矣,而且是此起彼伏,啼声不住;人说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的,我见到此景矣,轻舟即从此万重山间穿过。可惜猿声之长啸传响,我未能仔细体味;万重山之险峻多姿,我未能仔细观察。这两句,真是神来之笔,既是实情实境的真实反映,又蕴藉深邃,味之无穷。绝句中运用这种笔法而成妙品的还有孟浩然的春晓与张继的枫桥夜泊,读者可自去品味。

【鉴赏】

评注者多认为此诗是李白晚年因永王璘事件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时所作,清代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定为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三月的作品。事实上李白遇赦时只到巫山,所以把它定为开元十三年(725) 诗人25岁首次离开四川时所作,较为合理。

这首诗通过描写由四川白帝到湖北江陵的舟行之迅捷,表现诗人当时的喜悦和对壮美江山的赞叹之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帝城的上空,朝霞灿烂,预示着天气的晴好,透露出诗人出发时的喜悦。这前一句除点题处,因含有踞高顺流而下的意思,所以还巧妙地为下一句作了铺垫。清代王琦认为“彩云”是指巫山之云,因巫山和奉节县两地相近。我们理解可以不必拘泥。后一句则极言舟行之速。盛弘之荆州记上说: “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凡一千二百余里,虽飞云迅鸟,不能过也。”恰好可作这两句诗的注脚。“一日还”的 “还”字用得极好,可称“诗眼”,表现出诗人对江陵的似有归家的亲切感。古代的商旅在经过重岩迭嶂的三峡,听到猿猴凄厉的叫声,看到奔腾澎湃的江水,一般的感觉是沉重的,那时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渔歌。那么李白为何不然呢?原来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四川度过的,此行是他首次出川。当时诗人年轻气锐,胸怀大志,有一种进步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很想干一番“安社稷”、“济苍生”的事业,很想找个机会施展自己政治的和文学的才能。江陵是他走向生活、步入社会的第一站。这次顺利通过三峡,平安抵达江陵,简直可视作自己前途无限美好的征兆,诗人怎能不愉快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前两句是概说,这两句是具体写。猿啼未止,而万山已过,极度夸张。啼未止,暗示时间的暂留;万重山,显出空间的遽变。“轻舟”,意思不在于说行舟之轻,而是重在衬托水势之急。这里大有 “巴江一舸泻秋涛”的意味。

本诗主要艺术特点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真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用白帝、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等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构成美丽而壮阔的画面,借以抒发诗人旅程中油然而生的豪迈喜悦之情。

清人施补华说:“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重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一句垫之; 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似缓,可悟用笔之妙。”(岘佣说诗)

【评论】

七言绝句,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昔李沧溟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必。必求压卷,则王维之“渭城朝雨”,李白之“朝辞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

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 每于此处用意。(沈德潜唐诗别裁)

但言舟行绝快耳,初无深意,而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若无此句,将不得为才人之作矣。( 〔清〕桂馥札朴)

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重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 (施补华岘佣说诗)

猜你喜欢
  • 巴金

    巴金快十年了,在郑州古玩城旧书店搜书。百十家古旧书店,在那里买过不少新文学旧文学著作,也买过不少作家签名送人的文集,有汪曾祺、冰心

  • 孟浩然《送友人之京》全诗赏析

    君登青云去,余望青山归。云山从此别,泪湿薜罗衣。

  • 《容斋随笔·大言误国》译文与赏析

    大言误国大言误国 【原文】 隗嚣谋叛汉,马援劝止之甚力,而其将王元曰:“今天水全富[1],士马最强[2],案秦旧迹[3],表里河山。元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韦应物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上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下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

    春潮带着雨,在傍晚时分迅猛地来袭,

    在野外的渡口,没有人,舟自横。

    【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傍晚,春潮带着春雨,水势 湍急,郊野的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叶孤 舟

  • 人论(节选) [英国]蒲柏

    整个自然都是艺术,不过你不领悟; 一切偶然都是规定,只是你没有看清; 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 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 高傲可鄙,只因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的都合理,这就是清楚的道理。 (王佐

  • 苏轼《壶中九华诗》全诗鉴赏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

  • 《夜过科隆莱因桥》鉴赏

    作者: 张培英

  • 得人者, 先得之于己者也; 失人者, 先失之于己者也。

    名言: 得人者, 先得之于己者也; 失人者, 先失之于己者也。 句意: 要想得人心, 必须先对自己赤诚; 之所以失去人心, 因为自己先失去自己的心。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 金石之坚,天地之远,苟有诚信,无所不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金石之坚,天地之远,苟有诚信,无所不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孟学祥《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 中年以下的人都离开乡村了,他们是分几拨走的。一拨是中年男打工者,他们的根还在乡村,他们只是在距乡村不远的县城或邻县打零工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