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梅雨》全诗赏析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作品赏析
西浦道:一作犀浦道---------------------
【鹤注】诗云“茅茨疏易湿”,当是上元元年,草堂初成时作。周处风土记:夏至前雨,名黄梅雨。埤雅: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沾衣败污。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四月雨谓之送梅,然则蜀亦不异江南也。
南京犀浦道①,四月熟黄梅②。湛湛长江去③,冥冥细雨来④。茅茨疏易湿⑤,云雾密难开⑥。竟日蚊龙喜⑦,盘涡与岸回⑧。
(此咏蜀中梅雨也。犀浦记地,黄梅记时,长江承浦,细雨承梅。茅茨二句,见细雨濛濛之象。蛟龙二句,见长江汹汹之势。)
①唐书:玄宗幸蜀还,至德二载,改成都府,置尹视二京,号曰南京。黄希曰:蜀都有石犀,李冰以压水怪。犀浦之名或本此。犀浦县,属浦县,属成都府,垂拱二年,析成都县置。②薛道衡诗:“细雨应黄梅。”隋炀帝江都诗:“梅黄雨细麦秋横,枫树萧萧江水平。”③楚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④又:“雷填填兮雨冥冥。”梁元帝诗:“从风疑细雨。”⑤庄子:“茅茨不剪。”⑥何逊诗:“云雾江边起。”⑦庾信诗:“竟日坐春台。”汉瓠子歌:“蛟龙骋放兮远游。”⑧郭璞江赋:“盘涡谷转,凌涛山颓。”师氏曰:水盘聚而回洑者,与岸回旋也。庚溪诗话: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谓之黄梅雨。然少陵诗曰:“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是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及读柳子厚诗云:“梅熟迎时雨,苍茫值晓春。”此子厚在岭外诗,是南粤梅雨,又在春矣。盖时候所至,早晚不同耶?今按风土记所载,则迎梅送梅之雨,春夏自别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芳草正得意,汀洲日欲西。无端千树柳,更拂一条溪。几朵梅堪折,何人手好携。谁怜佳丽地,春恨却凄凄。
-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
-
一年之美景,无过于春日。那“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鲍泉《奉和湘东王春日诗》)的景致,谁不喜爱?
-
反复读此文,觉得正写出了个“海外东坡”来。有一点感觉特别深刻,这就是他遇事至极不堪时,常常找出点可资宽慰之处来,或以自慰,或以慰人,这是东坡在逆境中以达观排遣心怀的态度。
-
曹组《相思会》曹 组 曹 组 人无百年人,刚作千年调 ① 。待把门关铁铸 ② ,鬼见失笑。多愁早老。惹尽闲烦恼。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 ③ 。粗衣淡饭,赢取暖和饱 ④ 。住个宅儿,只要不大不
-
辞和气平【原典】凡人语及①其所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唯韩魏公②不然。更说到小人忘恩背义、欲倾己③处,辞和气平,如道④寻常
-
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已无心肠料理玉炉香烟。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全词写得清新柔美,婉转多姿。
-
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茅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世躅。
-
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羽盖霓旌何处在,空留药臼向人间。
-
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