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信念用典名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是郑板桥对竹子品格的描述:站定青山之上,扎根岩石之中,不管风吹雨打,总是坚劲挺直。竹子的品格,也正像人的品格。为什么一些人为了理想,能“虽九死而犹未悔”?为什么一些人为了事业,能“历百折而仍向东”?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信念之于人,就像青山与岩石之于竹子,有了它,才能向着目标前行,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只有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能站稳价值立场,才能保持清醒认识,才能具备政治定力。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自信,才有自觉的践行。而一个国家要达到发展的目标、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需要有定力、有航标,同样需要能扎根传统、抱持自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定风珠”。
■原典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释义
竹石是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写竹,实则借竹喻人,表现其正直倔强的品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这首七言绝句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竹子扎根于岩石的缝隙,经受风霜雨雪的击打,但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把岩竹拟人化了。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经过无数次磨难,岩竹变得愈发坚韧不拔,任凭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一个“任”字,写出了竹子的无所畏惧、俊逸潇洒、积极乐观。
诗如其人,郑板桥在为人、为官、为事方面无不彰显了“岩竹”坚忍执着的品格。也许正是具备了“岩竹”的品格,诗人才产生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悯民情怀,保持着“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人格气节,修炼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劲风骨。
-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二十一日,宗元白 2 :辱书云欲相师 3 ,仆道不笃 4 ,业甚浅近 5 ,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6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7 ,乃幸见
-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作品赏
-
《复活》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中心情节环绕着玛丝洛娃和聂赫留道夫两个主要人物展开。玛丝洛娃原是聂赫留道夫姑妈家一个半是养女半是奴婢的纯洁少女,
-
宋词典故·苍梧 【出典】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
作者: 〔台湾〕颜元叔 【原文】: 每周两次,因事进
-
〔时年二十一〕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报仇
-
“风流子”,本唐教坊曲名。《挥尘录》:“周美成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为《风流子》以寄意。”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金谷”两句。“金谷”,即金谷园,为晋石崇所筑,其址在河南洛阳
-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韦应物诗鉴赏 唐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这首诗第一句叙写
-
作者: 王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