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全诗赏析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各惹愁恨耳。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
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诗:“秋以为期。”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文:“蟾蜍,虾蟆也。”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⑤又诗:“丹心为寸伤。”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
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心愈苦,而发增白耳。
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天净沙·夏朝代:元代作者:白朴原文: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翻译:云收雨霁,流水波添,雨过天晴,楼也显得比平时高,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
-
《满江红》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
-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出处】唐刘长卿《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 【意思】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全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
-
井走了,要知道它的样子,只能靠想。我是村里长大的,想井,想跟他的过往,没有高远的站位。比如,梭罗眼里,水井独特的价值在于“当你向井
-
宋有兰子 ① 者,以技干 ② 宋元 ③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 长倍其身, 属其 , 并趋并驰; 弄七剑迭而跃之, 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 立赐金帛。又有兰子能燕戏 ④ 者, 闻之, 复以干元
-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诗的起势突兀,好似千里归来,有说不尽的心意。事实也是如此。诗人由临安到夔州,再由夔州到南郑,然后调往成都府,又在蜀州、嘉州任官。最后顺江东下,来到九江。他宦游八年,不仅阅尽巴山蜀水;就是汉中、云栈、剑阁,也无不跋涉;至于长江、汉水,浩渺的洞庭湖也尽在游赏之中。诗人
-
【原题】:真直院招饮道山群玉堂自陈秘监而下凡八人坐上赋绝句
-
六诬金六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谢,为之买金,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
-
【注释】: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 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 。先德旧畴,思之凄绝!初稿:开天辟地君大健,俯仰依违我大难。醉尉夜行呵李广,无车弹铗怨冯驩。周旋早悔平生拙,生死宁忘一寸丹!安得南
-
一五点多,天刚一亮计策就起床了。这些日子他情绪特别亢奋,总感到有许多的事要做,有许多的事做不完,有许多的事怕做不好。他做完早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