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全诗赏析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作品赏析

  鹤曰:宝应元年秋,公自梓归成都迎家,再至梓州。十一月,往射洪,乃是时作。广德元年,虽亦在梓,而冬已往阆州矣。舆地纪胜:陈拾遗书堂,在射洪县北金华山。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施德碑于金华山读书堂,今在玉京观之后。地志:金华山,上拂云霄,上瞰涪江。有玉京观在本山上。东晋陈勋学道山中,白日仙去。梁天监中建观。唐书: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常读书于金华山。

  涪右众山内①,金华紫崔嵬②。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③。

  (首记金华山观。上二,山之高。下二,观之丽。)

  ①黄希曰:水经云:涪水东南合射江,故梓州云涪右。【朱往】涪右,在涪江之右也。谢灵运诗:“众山亦当空。”②尔雅:“石戴土谓之崔嵬。”诗:“陟彼崔嵬。”③吴论:山色上映,若天光下垂而回抱于丹台。琼,赤玉也,与上紫字相应。师氏曰:蔚蓝,乃洞天之名,金华山有观。故云。杜田曰:度人经: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皆有隐名,第一太黄皇曾天,郁玉明。,音蓝。蔚蓝,即郁也。赵曰:蔚蓝,谓茂蔚之蓝,天之青色如此。若如社说,郁作蔚、作蓝,岂有两字俱改易之理,今诗人言水曰挼蓝水,则天之青曰蔚蓝。陆放翁曰:蔚蓝,乃隐语天名,非可以义理解也。杜诗用之,犹未有害。韩子苍乃云:“水色天光共蔚蓝。”直谓天水之色俱如蓝耳,恐又因仕而失之者也。天台赋:琼台中天而悬居。金根经:天阙上有琼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太平经:太空琼台,洞门列真之殿,金华之内,侍女众真之所处。

  系舟接绝壑①,杖策穷萦回②。四顾俯层巅③,淡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余哀。焚香玉女跪④,雾里仙人来。

  (此记登山瞻眺,乃观中冬景。从水而来,故系舟。陟山之上,故杖策。层巅川谷,遍览山水也。玉女,谓烧香者。仙人,谓访道者。)

  ①骆宾王诗:“薄烟横绝壑。”②陆士衡诗:“杖策将远寻。”应瑒驰射赋:“尔乃萦回盘厉。”③谢灵运诗:“筑台基层巅。”④曹植诗:“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①。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②。

  (此叹学堂遗迹也。柱仄苔青,见其荒凉。临风激烈,吊古精深矣。此章中间八句,前后各四句。)

  ①江淹诗:“青苔日夜黄。”②古诗:“长歌正激烈。”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猜你喜欢
  • 《著史自名 吴均 萧衍 刘之遴》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先是,均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

  • 《“小太宗”李忱》名言名句解读

    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注释】 哲士: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匿:隐藏。采:同“彩”,光彩之意。韬光:比喻隐藏名声和才华

  • 典故“上蔡黄犬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史记 李斯列传》: (秦)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太平御览》卷九百

  • 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全诗赏析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蔓正忆我,

    交友类名言赏析《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蔓正忆我,折桂方思君。》出自哪里,什么意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1]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2] 。临邛令缪为恭敬 [3] ,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

  • 宋词典故“一笑相逢”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一笑相逢 【出典】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相见欣喜。问:‘来何晚耶?’

  • 苏轼《在儋耳书》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

  • 《白话陋室铭》李群芳散文赏析

    一我终于拥有了一间小小陋室,虽然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凳一书架而已。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的单身宿舍,在教学楼顶层最左端的最里间,门也开在教

  • 木兰诗

    【题 解】《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大致产生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