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三首》全诗赏析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作品赏析
单氏编在永泰元年成都诗内。鲍氏曰:谢克庄任伯云,此诗得于慎文肃家故书中,犹是吴越钱氏时人所传,格律高妙,其为少陵无疑。诗说隽永谓晁氏得吴越人写本壮诗,如“日出东篱水”六首,乃九章。其一云“漫道春来好”云云。今按:前六首当另为一处,不必并合。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①。
(首章,欲往荆楚而作。)
①杜臆:九江在洞庭。详见九江落日注。
其二
水槛温江口①,茅堂石笋西②。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
(次章,见成都形胜,而仍事游览也。)
①地志:温江,在成都西五十里。②石笋街,在成都西门外。
其三
谩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末章,见春江风急,叹不得远行也。杜臆:三首一气转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于浙东帅任上。此思归之作。首联开宗明义,直
-
《牡丹·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李建勋肠断题诗
-
国学名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出处和解释
【名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语出《三略·上略》。杰出人物是国家的栋梁,黎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栋梁,收拢起根本,那么政令就能通行天下而不致引起人们的不满。
-
【注释】 选自《周易·乾》。 天行:天体运行,自然界运动变化。 【赏析】 这是《周易·乾》中的一句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健不
-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咏海棠诗鉴赏
-
逢花眼倦开,见酒手频推。不恨吾年老,恨他将病来。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真叹老嗟病之作。前二句对起,描叙老病之态,真切生动。后一句点明题旨。“不恨”者,即是恨:因年老而倦开眼,因多病而推却酒;而饮酒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注释】 选自宋·苏洵《六国论》。 兵:指兵器。 弊:弊端,坏处。 赂:用财物买通别人。 【赏析】 《六国论》是苏洵未入仕途前的一篇论文。作者以“史论”的方式,论述六国对秦斗争的形势、策略、灭亡的原因
-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昭公
-
我从孩子们那里得的是太多了,可是我常对孩子不起。在孩子们的群里,我得着解放,我忘怀一切,可是我常不知不觉,露出多于他们的心眼儿,在玩上胜了他们,事后想想,这胜利都是可耻的,而且感到悲哀。 前几天吧,有
-
庾阐:海赋 庾阐昔禹启龙门,群山既凿。高明澄气而清浮,厚载势广而盘薄。灌注百川,控清引浊。始乎滥觞,委输大壑。若夫长风鼓怒,浪涌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