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全诗赏析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
张瀚:西游记(节选) 张瀚自巴阳峡乘小舟,沿江而抵万县。复从陆行,盘旋山谷中,水田村舍,之间竹木萧疏,间以青石,石砌平坦,路甚清幽,
-
瞿佑 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 秋露庭除蛩泣处,晚风篱落燕归时。 金盆夜捣声相应,银甲春生色更宜。 好倩良工挥彩笔,写成竹叶夹桃枝。 凤仙花名虽高雅,但在花卉中却得不到应有地位。《花镜》说它“
-
这首诗通过描写湘江秋雨的苍茫、寂寥景色,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语意极为沉痛、悲凉。 诗歌一开篇便起得雄浑壮阔。“湘上阴云锁梦魂”,这一句不但形象地描绘出暴雨将至之时的那种风急浪高、阴云密布的景色,而且点明题意,交代因雨受阻、夜宿湘
-
这首词题为“宫怨”,反映的是宫廷女子失庞后寂寞无助的生活,词风哀婉,读来韵味无穷。首句点出眼下的寂寞之苦。“珠帘”指用珍珠缀饰的帘子,典用《西京杂记》中语。“珠帘寂寂”,是说来“风至则鸣”的珠帘,如今却寂静地低垂着,没有一点声音。这表明
-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日脚”,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腾的水气。“酣酣”,其色调之深。这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烈了,“日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 【意思】〈名〉平羌 (qiāng),平羌江, 在峨眉山的东北,即今青衣江。 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上,月 影映入平羌江中,又
-
这首诗首联点题,写了巴陵山的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颔联写湖景,水与山皆视野开阔,气势磅礴;颈联前句想像洞庭鱼龙变幻,着眼于自然,后句追思帝子神灵,着眼于神话;尾联写诗人陶醉于湖光山色中,乐而忘返,且运用神奇的典故,借助疑问句式,把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出处】唐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意思】野竹分开了如纱的青霭,飞泉如练挂在碧绿的山峰。谁也不知道士何处去,我独自倚靠着松树,排遣那无
-
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更有生命力。孩子是你的,虽然他往后的岁月要靠他自己,但是,在这最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