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鹦鹉(一作翦羽)》全诗赏析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作品赏析
此下八章,乃杂咏物类,盖即所见以寓意也。【鹤注】此诗句句含不遇之意,盖托以自况。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近之。明皇杂录:开元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娘,有鹰搏之而毙,遂瘗苑中,呼为鹦鹉冢。今详诗意,乃泛咏鹦鹉,与彼无涉。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①。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咏鹦鹉,有离乡之感。鹦鹉而含愁思者,以聪明能忆别高也,二句提纲。翠衿短,伤其貌悴。红嘴多,惜其空言。未开笼,苦于拘束。残旧枝,悯其远离。句句说别离、句句说愁思,句句皆聪明中所自晓者。末又写出所以别离之故,感慨深矣。【顾注】此诗拈出含愁思三字,代为鹦鹉写意。八句反覆宛转,盖亦伤受制于人,不能自展其奇也。朱鹤龄曰:此诗似隐括称衡赋中语。聪明,则“性慧辩而能言,才聪明以识机”也。别离,则“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也。翠衿、红嘴,则“绀趾丹嘴,绿衣翠衿”也。浑欲短,则“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也。漫多知,则“岂言论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也。未有开笼日,则“闭以雕笼,剪其翅羽”也。空残宿旧枝,则“想昆山之高峻,思邓林之扶疏”也。末句羽毛奇,则“虽同俗于羽毛,故殊志而异心”也。)
①残,余也。顾宸曰:此分明有才人失路,托身异族之感,如魏武之于杨修,隋炀之于薛道衡,皆所谓“怜复损”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
《彖传》是战国中期的哲学家解释和发挥《易经》思想的最重要的成果,所以得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
高翥《晓出黄山寺》 高翥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高翥是南宋江湖派诗人。作诗浅畅如话,时
-
钱起晚泊武昌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作者简介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玄宗天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
-
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的小报(学校要求做古诗手抄报,主题为关于月亮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的小报,内容包括学校要求做古诗手抄报,主题为关于月亮的古诗请问有没有合适的手,以月亮为主题的诗词手抄报可以拟什么题目,我们老师让我们在中秋节办一份关于写月亮的诗句的小报,求标题。题目:夜无月《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
-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
娶亲的男傧相和女傧相统称为“娶亲贵人”,又叫“押马或押轿贵人”。而娶亲贵人的央请是有条件的,头一条要“全圈”,不属于孝子、半边(丧偶者)及生育和生理上有缺陷者;女性,切忌“四眼人”(孕妇)。第二条,依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头上白发越挠越少,简直都 快插不住发簪了。搔:用手指挠。浑 欲:简直要。簪(zān):簪子,古人挽头发 于头顶,用簪子别
-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 因为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