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王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5、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6、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 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7、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9、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10、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1、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比邻:并邻,近邻。

14、无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6、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评析】: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猜你喜欢
  • 《浣溪沙·冰骨清寒瘦一枝赏析》

    “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

  • 《诗经》·《黄鸟》全文、赏析和解读

    黄鸟黄鸟,黄鸟黄鸟你听着, 无集于榖,不要聚在榖树上, 无啄我粟。别把我的粟啄光。 此邦之人,住在这个乡的人, 不我肯穀。如今拒绝把我养。 言旋言归,常常思念回家去, 复我邦族。回到亲爱的故乡。 黄鸟

  • 白居易《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全诗赏析

    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

  • 《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虞集》原文与赏析

    虞集正月楼船过大江,海风吹雨洒船窗。云消虹霓横山阁,潮落鼋鼍避石矼。阙下谏书谁第一

  • 《我愿秋常驻人间》散文赏析

    我愿秋常驻人间 提到秋,谁都不免有一种凄迷哀凉的色调,浮上心头;更试翻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歌咏中,也都把秋染上凄迷哀凉

  • 《醉蓬莱·归故山赏析》

    作者回到绍兴的时候正值秋季,所以此词从秋景起笔,“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西风有知,似乎知主人归来,殷勤地扫除门径以示迎接。西风吹得黄叶凋零了,白云萧散了。凋零、萧散,其实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反映。此番回到故乡,他并没有感受到

  • 《上林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 (1) : “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 (2) ,而外私肃慎 (3) ,捐国逾限 (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苏轼的一首词。诗中通过描绘夜晚归途中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态度。 诗中提到临皋,指的是临皋镇,是苏轼曾任地方官的地方。夜晚,作者倚着船行至临皋,眺望远处江上的月光,感叹江山如此美丽。苏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述了夜色朦胧、风光旖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作者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却深刻感受到世事无常、人生无常的真理。然而,苏轼并不对此感到沮丧,而是以一种淡然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

  • 诗词《硕鼠》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③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⑤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⑥ 硕鼠

  • 陈宝全《风吹过李家山(组诗)》

    窗台上的李家山清晨,两个老人总会在窗台前像面对着万亩良田一样满足他们在花盆里种上了五谷杂粮这盆是椿树岔的小麦,这是水泉湾的玉米这是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