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① 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答: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或答为“理想不能实现,心为物役”等,意思对即可。
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 
3、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来品味。在作答本题时,考生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因为苏轼是考生熟知的诗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考生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
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诗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作答。
答案: 
3、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4、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意思相近即可)


译文
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
我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猜你喜欢
  • 千家诗五绝《高适·咏史》诗词赏析

    诗作于安史之乱前,诗人郁郁不得志时期。这首诗借史咏怀,托古喻今,鞭挞了须贾的平庸,赞颂了范雎的美德,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 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速背古诗词(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速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年级孩子如何快速被诗词,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口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所学的古诗一般不长,但不一定好读,因为古诗的用字与诗句都非常精炼,而且又是离我们

  • 太后亚他利雅篡位

    《旧约·列王纪下》第11章 亚哈谢的母亲亚他利雅见她儿子死了,就起来剿灭王室。但是约兰王的女儿、亚哈谢的妹子约示巴,将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从那被杀的王子中偷出来,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卧房里,躲避亚他利雅

  • 苏曼殊《过蒲田》描绘沿途的秋景图

    蒲田是日本本州地名,在东京都大田内,面临东京湾,今羽田机场所在地。1909年初秋曼殊因思念义母河合仙而陪她旅行至逗子海湾。此诗即作于探母途中。

  • 韦应物《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全诗赏析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 《古文观止·王先谦·女慰慈圹铭》鉴赏

    古文观止·王先谦·女慰慈圹铭 女慰慈, 期有

  • 白居易《答尉迟少尹问所须》全诗赏析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赏析》

    上片写在这里留宿的情况,“江头日暮痛饮”,直赋其事,可见词人心中的不快。“痛饮”是排遣愁绪的意思。“乍雪晴犹凛”,衬写其景。斜光照积雪,愈见其寒,由此雪后清寒正映出心境之寒。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由日暮写到夜宿,“凄凉”二字写

  •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赏析》

    辽阔中原的沦陷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历史巨变,如地裂天崩一般震荡着整个赵宋王朝。然而,面对惊人笳鼓、半壁江山,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代表的大官僚地主贵族集团,依然流连于灯火楼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为了苟且偷安,他们不惜卖国求荣,俯首

  • 《醉舟》作品分析

    法国著名象征派诗人阿尔图尔·兰波*的代表作。一译《醉船》、《迷醉的船》。写于1871年,后收兰波《诗集》中。 这首诗共25节,每节4行,共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