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长干行》全诗赏析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作品赏析
【注解】: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
【韵译】:
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
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
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
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
富有魅力。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两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现在只剩最后一句了: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沈熙乾)
-
名言: 知足即是富,不假多财钱,谷深塞易满。心浅最难填。 句意: 一个人只要知足就是富有, 不管他钱财有多少。山谷虽深容易填满, 浅俗之心有了贪欲却难以满足。 出处: 唐·王梵志《知足即是富》
-
诗题一作《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至贞元七年(791),韦应物时任苏州刺史,丘丹隐居临平山,两人多有唱和。
-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作品赏析无灯:一作无烟。
-
王安石无疑是一位爱梅之人,他的一生写过不少的梅花诗,除却个人喜好,这很可能与宋人皆爱梅的风气有关。 据统计,王安石写过 三十多首 咏梅诗,前期多为酬唱之作,数量不多,而后期罢相居钟山时,梅花的身影在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完成工作打算古诗词,内容包括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古诗词,努力工作,实现目标的诗句,工作励志古诗词。原发布者:cdsabest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
-
【题解】 元丰元年(1078)春天,作者正任徐州太守。因为春 早,作者往徐州城东二十里的石潭去祈雨,夏初时作者又到那里谢雨。此首及后二首词即为此次谢雨道上所写。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人们看惯的是绮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品赏析【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
《李俊民·姚子昂宜休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物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大意】柳絮飘零,杜鹃哀啼,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我将愁心托 付给明月
-
古文观止·捕蛇者说·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