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死便埋我 刘伶》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死便埋我 刘伶》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刘伶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名士传。

[述要] 刘伶好酒,常常坐着鹿车,带着一壶酒外出,派人扛着锹跟在后面,叮嘱道:“我死了就把我埋了。”

[事主档案] 刘伶 西晋文学家。字伯伦。沛国(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被认为无能而罢免。嗜酒,作酒德颂,对“礼法”表示蔑视,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生活。

猜你喜欢
  • 苏轼《朱亥墓?俗谓屠儿原?》全诗鉴赏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梁人不好事,名字寄当时。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 厉鹗《湖楼题壁》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

    这首诗也是为悼念亡妾朱满娘而作。这首诗虽只有二十个字,却包容了极丰富的思想情感,故清人严长明评曰“可谓情深。”

  • 平舆之战

    【说明】 秦楚平舆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末期。 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兼并战争,随着各诸侯国强弱盛衰的变化,封建制已日益发展,统一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战国后期,秦已担起统一的历史重任。平舆之战是秦

  • 张谓《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与同游? 张谓,字正言,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天宝二年进士。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常怀封侯大志,不为权

  • 国学名句“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出处和解释

    【名句】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语出明代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错过了时机奖赏与不奖赏相同,事过之后再处罚与不处罚也无两样。说明赏罚必须及时。

  • 《登乐游原赏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名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释: 桑榆: 日落时余光所在处, 此指年岁。 句意: 不要说时光已晚, 天上仍然有满天的彩霞。(表现出作者老当益壮, 还应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 出处: 唐·刘禹锡

  • 韩复榘与刘珍年之战

    广东陈济棠部与海军的军事冲突甫告平息,山东的军事纷争又起。1932年9月中旬至11月间,山东省主席兼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与驻胶东的第十二师师长刘珍年又发生冲突,导致激烈的内战。 韩复榘原为冯玉祥的部将

  • 《娜嘉》作品分析

    这是法国诗人勃勒东*所写的诗体小说,发表于1928年,是他按照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代表作品。 这篇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是写娜嘉登场

  • “孩提”的意思,出处,故事

    是指幼儿时期。该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据东汉学者赵岐注释,孩子在二三岁时,已可提手而抱,故称孩提。朱熹对“孩提之童”的注释是:“孩提,二三岁之间,知孩笑,可提抱也。”故“孩提”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