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同月 赣东北第4次反“进剿”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同月 赣东北第4次反“进剿”

同月 赣东北第4次反“进剿” : 4月,国民党王钧第7师会同反动地主武装,兵分3路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第4次“进剿”。这次,敌人采取了一个新的“进剿”办法,即先把山上的树林统统砍光,使革命军队无藏身之所,然后再“久围务追”,搜山清剿,妄图将红军独立第5团(同月,奉命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一网打尽。红军初与敌接触,还没有摸到其规律,损失很大。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红军逐渐摸到敌人的弱点和敌人作战的规律,不仅击破了敌人的所谓“砍树围剿”,而且集中兵力,于1929年6月,在弋阳长茅岭一战,把进驻根据地的敌人全部击退,敌人第4次“进剿”遂被粉碎。紧接着,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在弋阳团村包围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和弋阳靖卫团残部200多人,缴枪100多支,彻底粉碎了敌人对赣东北根据地的“进剿”。

猜你喜欢
  •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赏析》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他接到家庭世交、时任京兆尹的许孟容的来信。“得罪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以书见及者”,所以他欢欣鼓舞,随即给他回了一封千余字的长信。信的结尾,切盼许孟容设法改变他的处境,竟是满纸乞怜之词。接着他又给萧俛、李建、裴埙

  • 有关于风度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风度(demeanour),是指人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所体现出的神情姿态。 [析题]具体说来,风度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性格气质和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风度,不一定

  • 巷——龙山杂记之一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才有机会看见她,接

  • 《我……》鉴赏

    作者: 宋生贵

  • 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全诗鉴赏

    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平明击缆石桥亭,惭愧冒寒髯御史。结交最晚情独厚,论心无数今有几。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怪君颜采却秀发,无乃迁谪反便美。天公欲困无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毗陵高山

  • 苏轼《登庐山》全诗鉴赏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 儿童应记的古诗词(幼儿必背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童应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幼儿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小学生需要背的古诗。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

  •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出处】唐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 【意思】暖阳不能消散穷途落魄之憾,遥望天空常常怀有捧日赤心。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

  • 《诗经》之《麟之趾》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麟之趾, 振振公子, 于嗟麟兮。 (韩于作吁。) (趾、子,之部。) 麟之定, (鲁定作顁。) 振振公姓, 于嗟麟兮。 (定、姓,耕部。) 麟之角, 振振公族, 于嗟麟兮。 (角、族,侯部。

  • 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有慎其行。

    名言: 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有慎其行。 注释: 有: 虚词, 无实义。 句意: 善于当老师的人, 不但他的道义很完美, 他的行为也很审慎。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玉杯第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