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深情思念的诗。诗人客居异乡,忽遇故乡旧友,能不激 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能不急于了解故乡的情况?前二句连用“故乡”一词,正表现出诗 人思念家乡的殷切。故后二句自然带出对故乡的询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 里不问亲朋故旧,不问旧园新树,不问山川景物,不问南亩桑麻,唯选窗前梅花开放而问 之,如叙家常,语调舒缓,雅趣不俗,情思绵绵。这梅花不是俗物,而是故乡的一种象征, 是诗人心中的一种寄托。此诗出语平淡自然,如山间明澈的涓涓细流,流过心田。此 诗笔墨俭省,耐人咀嚼,韵味无穷。诗人这一类绝句,表现出的乃是温暖人间情怀。 【全诗】 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释】君:对别人的尊称。绮(qǐ)窗:雕刻有花纹图案的窗户。著(zhuó)花: 开花。未:相当于“否”,表示询问的语气。 【翻译】 君自故乡来,你从遥远的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应当知道故乡的事。 来日绮窗前,来到雕镂的花窗前, 寒梅著花未? 寒风中的梅开花未? 【赏析1】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情怀的五言绝句。作者以 “杂诗”为题,近乎“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但读罢全诗,我们却强烈感受到,这是一首主题鲜明、内容集中的抒情诗。诗的首句明白如话地告诉读者, 自己在外多年, 突然遇到家乡故知, 惊喜之情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以对“君”娓娓而谈的口吻开篇, 不仅在结构上便于引出下句的陈述和后两句的询问,而且口气上也显得亲切、自然。“应知故乡事”一句, 点明了本诗的主旨。故乡来者“应知”的事情很丰富, 作者别的不说,单提日夜萦怀的故乡之事, 字里行间饱蘸着对故乡的关怀、思念和在他乡遇到故知的欣喜。 然而, 记忆里、思念中的“故乡事”也太多了, 作者要询问故知的话又何止千言万语!在剩下的两句诗中怎么可以尽情地表述出来呢?三、四两句诗中, 作者巧妙地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印象最深而现在最为关心的事物,向故乡来者发问:您来之日,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梅花志趣高洁,挺立于风雪严寒而暗吐幽香, 向有傲骨之誉。作者以绮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为题设问, 不仅将思念故乡之情通过立体的富有意境层次的图象生动、具体地勾画出来,令人浮想联翩,而且寄寓了不同凡俗的高雅情趣,体现了深层的审美追求。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自然,近乎口语。真诚炽烈的乡思,层层弟进的情理,在一叙一问中合乎逻辑地展现,使这首诗成为富有王维个性色彩的抒情佳作。 【赏析2】 这首杂诗大概原本无题,编集时名之曰“杂”,如同后来的“无题”诗一样。它所写的虽然是生活小事,所表现的高情逸趣却不同凡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本是正常的情感。一个久客异乡的人,突然遇到了故乡来人,最为迫切的自然是关于故乡的事,所以禁不住发问。要问的事情很多,如家乡的变化,亲友的安好等,但诗人对这些却都不问,而问起家中窗前的梅花: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而且问的口气很郑重,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不易理解。而这却正是作者情趣高雅之所在,透露出他的脱俗超凡的兴致。从此也可见这位故乡来人也决非一位苟苟营营之辈,不然,他顾及不到梅花开未,必然无言以对。所以,从其所交,也更可看出作者的高情雅致。 这首小诗就艺术构思来讲,是十分别致的。前两句平平叙出故乡来客,后两句发问却只及梅花。这似乎显得过于突兀,但作者曲折深沉的情感却正是借这种突兀的结构得以传达,愈是突兀,则愈显得感情深沉强烈。其实,这种写法在古人诗中并不鲜见。传为晋陶渊明所作的问来使即云: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前,今生几丛菊?”其后宋代王安石的道人北山来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栽东岗,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但赵松谷说: “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唐宋诗举要引),对此诗更表赞赏。此诗寥寥几句,用意之间张弛相辅,不多赘一字一意,虽然结构突兀,情感骤涌,毕竟在情理之外显出了意趣自然。而这正是此诗高妙之所在。 【评说】 寒梅外不问及他事,妙甚! “来日”二字如面对语。(钟评) (钟惺、谭元春诗归) 陶渊明诗云: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王介甫诗云: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与右丞此章同一杼轴,皆情到之辞,不假修饰而自工者也。然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典故“孔愉放龟”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晋书 孔愉传》: (孔愉) 以讨华轶功,封余不亭侯。愉尝行经余不亭,见笼龟于路者,愉买而放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是,铸侯印,而印龟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愉乃悟,遂佩焉。 释义用法

  • 《江城子·清波渺渺日晖晖赏析》

    词的上片写“老大逢春”的情绪。开拍三句,写春社时节,风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远,杨柳依依,青草繁茂。这是芳春景色,生趣盎然,令人振奋。然而词人却恰恰相反,精神并不蓣奋,甚至情绪消沉。原因是:“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逢春”是触媒,“

  • 国学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臣子不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哑”,国君听不到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聋”,又“聋”又“哑”,是危害国家的。说

  •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名句】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译文】宽容心修养到极点,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 苏轼《次韵赠清凉长老》全诗鉴赏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貌已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全诗赏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作品赏析【简析】: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作品《登高》,下一句为“臣伏念聊为儒”,上一句暂无具体信息。 这句诗的意思是:岱宗山上的先贤英雄,齐、鲁之间的重要事务还没有完成。 杜甫以山为喻,表达出他对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关切和期望。诗句中“岱宗夫如何”意指问候岱宗山上英雄先贤的情况,“齐鲁青未了”则表示齐和鲁之间的事情还未完成,带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体寄托着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渴望和担忧。

  • 刘禹锡《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全诗赏析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后生。

  • 《驱车上东门》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央广路。 下有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