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注释与译文
【名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注释与译文]四更时分,山头吐出了一轮明月;夜色将尽,在水光映照下楼台显得格外明亮。诗句扣住“月”字,把拂晓前特有的景色写得宛然如见。水之所以能“明楼”,正是由于它在明月照射下闪现出粼粼水波。
参考文献
(唐)杜甫月
-
古文观止·韩愈·与于襄阳书① 七月三日,将仕
-
种子——都说我不会老去,我的心永远是零岁暴虐再一次袭来,不留一丝退路。它抱紧春天,又硌痛了冬天。这柔软又坚硬的身躯——一粒小小的种
-
亮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洛城之分,主于将帅,多凶少吉。 [2]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校注 [1]书:书信,尺牍。《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
-
第 387 页[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这两句是说,他和范岫年轻时离别,那时都把来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第 387 页[②]衰暮:衰老之年。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现在都已衰老,不应该再离别了。 第 387 页[③]这两句是说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陈陶的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上一句:零落黄昏叶渐远。
下一句:杨花与泪偷相伴。
翻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翻译:可怜的无名骸骨躺在不定的河边,仍是春天里寂寞女子的梦中人。
上一句:零落黄昏叶渐远。
翻译:渐渐远去的是那些凋谢的黄昏落叶。
下一句:杨花与泪偷相伴。
-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内容包括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0篇(最少20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咏花词。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
-
契勘伪齐僭号,窃据汴都〔2〕。旧忝台臣,累蒙任使〔3〕。是宜执节效死,图报国恩,乃敢
-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