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魏安禧王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魏安禧王 》全文和鉴赏

魏安禧王曰:“寡人得如鹄之飞,视天下如莽也。”吴客有隐游者,闻之,作木雕而献之。王曰:“此有形无用者也。夫作无用之器,世之奸民也。”召游者加刑焉。游者曰:“臣闻大王之好飞也,故敢献雕;安知王之恶此也。可谓知有用之用,未寤无用之用矣。”乃取而骑之,遂翻然而飞去,莫知所之。
魏安禧王记叙的是战国时的木雕传说,与木鸢、木人等传说堪称异曲同工。魏安禧王是魏国君主,他非常向往象鸿鹄一样在天空翱翔,俯视苍茫大地。有一位作客魏国的吴国隐游者闻知此事,特意精心制作了一具木雕献给魏安禧王,哪里知道安禧王得到木雕不但不赏赐制作者,反而喝令左右对这位聪明的隐游者上刑,安禧王认为这个木雕徒有其形而毫无用处,由此推论制作毫无用处的东西的人一定是奸人。隐游者指责安禧王:“我听说大王喜好飞翔,才敢来献上木雕,哪里得知大王这样厌恶这种东西呢?可见大王只懂得一般平常物的用处,并不懂得貌似无用的东西的用处。”说罢,取过木雕,骑上翩然飞去了,不知所向。
这则故事的“结”是木雕,围绕这个“结”来展开情节,木雕可推知是一种飞行的器具。寥寥百字在记叙传说的过程中还写了两个人物。故事虽简单,然而情节写得紧凑有致,波澜迭起,而声色不动。没有过多的描写和铺陈,完全靠丰富的对话来展开情节,揭示人物,达到记叙木雕由来的目的。这是这则故事写作上的很突出的特点。这种写作技巧“看似平常却奇崛”,通过言简意赅的对话情节井然有序地展开:先是讲安禧王飞翔的夙愿,于是有隐游者献上木雕,至此故事的自然结果是安禧王得木雕尝夙愿,皆大欢喜。然风波乍起,安禧王出人意料地视木雕为无用之物,进而对制作者大上其刑,令人扼腕长叹。形势却又急转直下,隐游者并没有屈服于安禧王的淫威,义正辞严地指责安禧王,然后取过木雕,乘之飞往自由的彼土。令人拍案称快。故事如此这般层层展开,呈峰回路转之势。虽然故事本身没有复杂的情节,但作者的一枝生花妙笔使人读来一唱三叹,饶有兴味。
这则传说还通过对话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安禧王和隐游者的应对,活脱脱地写出了安禧王的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动辄施威的昏庸君主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智慧、勇敢、敢怒敢言的平民形象。通篇在人物面貌描写上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观其言而得其形,安禧王和隐游者跃然纸上。就对话本身看,文字质朴、流畅,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隐游者的对答,酣畅淋漓,于平实中见精神。
唐前志怪小说,通常突出一个“怪”字,多半以情节离奇怪异、描写鬼神灵怪见长,因而大都笼罩着一层迷离恍惚的氛围。然而这则传说读来并不觉虚幻,而有一种非常真实可信的感觉。这是作者艺术匠心独运所致。
从这则传说的人物设置也可体味出一些妙处来。安禧王和隐游者是处于封建社会阶级地位的两极,人物身份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反差,通过简短的对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性格上呈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人物设置的巨大反差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戏剧性的底蕴,而性格化的对白又揭示出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对人物,从而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效果,最后则是富有浪漫情调的戏剧性结尾。
这篇小说开头结尾颇具特色。文章伊始就切入正题,没有丝毫旁逸斜出。结尾则新鲜干脆而又耐人寻味。“遂翻然而飞去”,去向何方?“莫知所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
猜你喜欢
  • 《史记·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1] 。公子即合符 [2] ,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3] ,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

  • 唐宋八大家·放鹤亭记

    放鹤亭记放鹤亭记 【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59]。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

  • 古诗词及其典故(古诗中的典故)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及其典故,内容包括古诗中的典故,古诗词中14个常见的典故,你知道多少,古诗中的典故。尺素:书信 投笔:弃文从军 班超 典 楼兰:西域 古国名借代 化碧:喻忠心 苌宏典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名言: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句意: 忍受不了贫困的生活, 就树立不起高尚的品德。 出处: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 《短歌行·对酒当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慨当以慷[3],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青青子衿,

  • 苏轼《和陶戴主簿》全诗鉴赏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鉏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拢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蒿。

  • 杜甫《不见(近无李白消息)》全诗赏析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

  •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

  • 李白《白纻辞 其三》全诗赏析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希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作品赏析【注释】:吴刀剪彩缝舞衣。(彩一作绮)

  • 骆宾王《蓬莱镇》全诗赏析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