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 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评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语,源自 尚书·盘庚上。商汤建立商朝的时 候,最早的国都在亳 (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 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 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 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迁都。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 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 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 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 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 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 (今河南安阳)。在那 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 有迁都。
“盘庚迁殷” 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生产,“绍复了先王之大业”,在历 史上是有一定意义的。尚书 中的 盘庚篇中的 “若火之燎于原”,是个 生动的比喻,后来人们把它演变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以形容新生力 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作于1930年初,大革命失败后 的第三个年头,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他的这一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 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它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 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 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 从实践上看,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井冈山及其它革命根据地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领 导全国人民坚持土地革命战争,后来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国民党政 权,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原著简介】
尚书又称 书 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 现存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战国时期总 称 书,汉代改称 尚书,即 “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 书 经。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 集,是和 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 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
-
岳 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虽然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
-
作者: 靳以 【原文】: 圆圆的红的光和绿的光向我的
-
这首诗题为“梦中作”,诗人凭借梦中稍纵即逝的霎时间的清灵的感觉,结合平时的心志,自然倾吐而出,如奔泉之出山,清风之振叶。故诗境特奇,非寻常笔墨所能企及。 前半“天际乌云”两句,表面上写雨后新晴景象,实质是针对时事而发,语意双关,自然
-
作者: 王喜辰
-
由于中英两国在远东战略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中国朝野的反英浪潮持续不断,中英间的交涉也层出不穷,其数量之繁多,争执之激烈,在同盟国间是很突出的。主要争执除香港问题、印度独立问题外,还有下列数端: 中国的
-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