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意思】既看不到已逝的古贤哲,也未见到后来的俊杰。抒发了作者胸怀大志,忧国忧民,而又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这两句诗已作为成语运用,表示空前绝后的意思。 【鉴赏】 诗题中的幽州: 即现今之北京。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以招募贤士,故又名贤士台。古人: 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主和受明主赏识而青云直上、立功成名的知识分子。悠悠: 长久,广大。怆然: 悲伤、凄凉的样子。原诗意思是: 往前看不见那些英明的君主以及建奇功立大名的天下之士,往后看不见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思念起宇宙之大、历史之长 (有多少人被淘汰,多少人湮没无闻),自己不胜感慨悲伤,禁不住涕泪滂沱。这是作者写自己登上幽州台眺望的感触,发抒他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诗,后来引用常简作: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示空前绝后的意思; 也可用作嘲讽那些自诩为 “天才” “非凡” 的人物。 【应用】过去没有,以后也没有。比喻空前绝 后。例: 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②宋武帝尝吟谢庄 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 (谢庄字) 此 作,可谓~。” (唐·孟棨本事诗·嘲戏) ③上海的邵洵美之徒,在发议论 骂我们之印 笺谱这些东西,真是“~”,吃完许多米肉,搽了许多雪花膏 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点给未来的人们的——最末,是 “大出丧” 而已。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又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例: 花鸟一科, 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也。 (宋·汤君载 画鉴) 【题解】 【全诗】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①幽州台: 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②悠悠: 长远无穷。③怆 (chuang创) 然: 悲伤的样子。 【背景】陈子昂曾在武则天堂侄建安王武攸宜下属任军中参谋。武攸宜以右武威卫大将军,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之职迎击契丹,陈子昂提出很多有益建议,并请求武攸宜分给他一万人为前躯。而武攸宜没有采纳,后来竟将陈子昂由幕府参谋降为军曹。受压抑的陈子昂登上蓟北楼,写下著名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此后乃泫然流涕悲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认为古代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不能见到,后世的贤君也无由得见,自己空怀大志,困厄至此,宇宙无穷,人生有限,不禁悲从中来,吟出这苦闷的悲歌。据诗人挚友卢藏用言:“时人莫不知也。”(见陈氏别传) 【鉴赏】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任武攸宜幕府参谋,随同 武攸宜出征契丹。次年,因武攸宜不识机变,轻率冒进,被契丹李尽忠和 孙万荣等人击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屡次建言,武攸宜不但不听,还将他 降为军曹。在这种逆境中,诗人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震铄千古的 名作。 幽州古属燕地,战国时燕国国小民贫,被齐国攻击,几至亡国。燕昭 王励精图治,礼遇乐毅、郭隗等人,终于在良臣谋士的帮助下成功复仇。 陈子昂本以游侠知名,胸中自有一股不同于皓首穷经的儒生的跌宕不平 之气。当这样一位抒情的主体登上了这块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土地上的 高台时,登高望远,缅怀史迹,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自然会喷薄而出,造就 出一段伟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话扫空一切。前与后代表着历史 时间的先后,作者将自己置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时间段的中点,向过去 回溯,古人已不在。这里的“古人”,即指求贤若渴的燕昭王、礼遇田光和 荆轲的燕太子丹等人,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对贤能之士价值的认可和重用, 正与陈子昂此时的处境相反。抚今追昔,怎能不令子昂唏嘘感叹?更令 人无法释怀的是,在陈子昂目前所处的境遇中,他看不到有什么改善的希 望。“后不见来者”,正表明陈子昂对自身命运的清醒认识。也许,这就是 像他这样的英雄们的宿命吧? “念天地之悠悠”,这是空间上的拓展,天地之间就是人世,但这个世 上,哪有自己的建功立业之处?天空浩渺,大地沉沉,竟然没有自己的立 足之地。此情此景,又怎能不“独怆然而涕下”呢?一个“独”字,说明了这 种深沉的悲伤感的个体性,但个体的不能成功,不正是与整个时代的气氛 有关吗?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子昂的失意,也是整个时代的失意,他的涕 下,正代表着那个时代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下层士人的共同命运。 此诗横亘时间和空间,向永恒的命运发出了痛苦的呐喊,具有苍凉悲 壮的艺术效果。诗用杂言体,句法参差,有一种呼天吁地的韵律在其中, 刚直质朴,不假外饰。后人评其诗文“横被六合”、“力敌造化”(竹庄诗 话),并非过誉。
猜你喜欢
  • 白居易《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全诗赏析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予往年有诗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年太老,四体不支持。今故云。]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寻云到

  • 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全诗赏析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流芳日不

  • 《灞陵行送别》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

  • 《甲寅二月罢户部勾院移群牧判官待次数月乙卯赏析》

    【原题】:甲寅二月罢户部勾院移群牧判官待次数月乙卯春复自请罢群牧

  • 韦应物《寄璨师》全诗赏析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 苏轼《东新桥》全诗鉴赏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辘轳卷巨索,青蛟挂长堤。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嗟此病涉

  • 《文王》原文与鉴赏

    作者: 梁化日 【本书体例】

  • 蒙古人的丧葬习俗

    蒙古人的葬礼较为简单,普通人去世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也不向亲友发讣告。传统上有三种葬法,即野葬、火葬、土葬。人死后,用白布裹身,放到荒野,任鸟兽啄食。几天后,尸体不见了,就认为升天了。若

  • 欧阳修《闻朱祠部罢浔州归阙》全诗鉴赏

    汉柱题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条宽。岭云路隔梅欹驿,使驿秋归柳拂鞍。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

  • 高中课文中的古诗词6(高考语文选修六必背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课文中的古诗词6,内容包括高考语文选修六必背古诗词,高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古文的全文,高中课本出现的古诗词。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精品小编准备了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希望你喜欢。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