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诗文名篇之谢灵运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鉴赏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诗文名篇之谢灵运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鉴赏和解读

谢灵运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是一篇记游诗,描述自石壁精舍游归巫湖东轩所见景色和游观乐趣。创作年代大约在元嘉二年(425),即永嘉辞归始宁的第三年。前一年开始营建石壁精舍,建经台,立禅室,列僧房。

头四句写石壁精舍山水之美和乐而忘归。山中气候多变,晨昏异景,山水在晨曦夕阳的映照下总是清晖蕴含,一片幽静,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首句落笔即见山水情韵,二、三两句顶针连环,诗笔清虚空灵,这里首次以诗的语言提出山水自然可以娱人性情的美学命题。第四句承二、三句而来,因果相关。这四句深得山水真趣,故静居绪言说: 仆尝一游吴越之山水矣,每当即景延览之际,‘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之时,击杖而歌,低徊无已。”惟其山水情深,别具只眼,故能深探其奥蕴,依恋不去,因此“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写湖中所见晚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从舟中回望树木葱笼的壑谷,已是暮色深沉,杳霭朦胧了。天空云霞的光彩逐渐消散于晚霏夕氛之中,诗人的目光从高远处收拢回来,转而观赏湖面近处景色,只见在夕阳余辉中芰荷光色互映,蒲稗柔叶相依,既各具风姿,又都显现清幽之美。这四句是诗中写景的主要部分,自远而近,由山而水,游目于晚景,融情于山水,物我两谐,充满诗情画意。诗人李白对“林壑”、“云霞”两句尤为激赏含爱,在“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之后,竟直取此二句添写成: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这两句之所以为李白惊羡,主要在运用“敛”、“收”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它不但写出林壑、云霞晚景特征,而且写出其光色逐渐暗淡、消失的变化过程。加上下面所写的芰荷互映,蒲稗相依,便渲染出一幅夕阳落照的生动画面。恬淡幽静,清美透逸,无声无语,一如诗人寂静的心境。接着,诗人以“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两句,写舍舟换步沿着南面的小路直抵东轩安歇。“愉悦”两字,既说明自石壁还归,饱览山水,心满意足,也说明有一种理性的彻悟,故而最后四句归纳出: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前两句写自身悟道,后两句写以道悟人。诗人认为,养生之道关键在于清思少欲,只要心境淡泊,自足于心,无求于外,则外物自轻,道理自顺,人与自然便可达到和谐圆融的境界。希望摄生之客推求此道,得到新的彻悟,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这首诗以游归为线索,先写石壁游观之乐,次写湖中所见之景,后写养生悟道,将纪游、兴情、悟理融会贯通,络绎写来,条理井然。历代诗评注读本说: “此诗精神,全着意一 ‘还’字,可窥古人顾题不肯疏忽处,然惟大谢独严。”张氏古诗赏析说:“前六,先叙石壁之景,游壁之乐,而紧 ‘出谷’ 二句点清竟日,落到还湖。中六,则叙湖中所见晚景,趋径、偃扉,又透后题。后四,总上两层,约指其趣,自悟悟人,咏叹作结。”结尾四句的说理乃是诗人在山水观览中的感情升华,他所追求的不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注重探求它对人生的真正价值,他所说的“清晖能娱人”包含着深刻的理念,体现着一种新的山水审美观念,足以与同时代的宗炳所提出的“畅神说”互映共辉。



猜你喜欢
  • 古籍名著《释名疏证补》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注释和校订《释名》的集解性著作。清王先谦撰集。八卷。刊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撰者事迹参见“《庄子集解》”条) 王先谦十分推重《释名》,认为是“经说之归墟”,“儒门之奥键”,但“旧本阙讹特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一句: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下一句:千尺不及汪伦情。【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唐·李白《赠汪伦》【意思】 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 也不如汪伦为我送别的那片情意深。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汪伦: 李白游桃花潭,村人汪伦常以美酒相 待,离去时又到船边送行,所以李白特 赋诗赠别。【鉴赏1】 原诗

  • 《凤吹笙曲赏析》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

  • 《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二赏析》

    【原题】: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二首

  • 《秦风·蒹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秦风·蒹葭无名氏【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蒹葭萋萋,白

  •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①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② 。”(《论语·里仁》二) 注释 ①约:简约、穷困。②仁者:有德的人。智者:聪明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又都有他

  • 秦观《纳凉》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此诗写夏夜纳凉情景,笔法细腻,情韵悠然。 首句入题,次句顺势铺毫,交代纳凉的地点是在“柳外”“画桥南畔”。“胡床”是一种可以折

  • 十首有意义的古诗词(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十首有意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20首有意义的古诗词。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

  • 白居易《和元少尹新授官》全诗赏析

    官稳身应泰,春风信马行。纵忙无苦事,虽病有心情。厚禄儿孙饱,前驱道路荣。花时八入直,无暇贺元兄。

  • 《沁园春·咏菜花赏析》

    此词咏菜花,并未明言“菜花”,却处处把菜花写得明丽鲜艳,婀娜多姿,贴切而又传神。上片描绘旖旎春光,大地美景。先写杏腮低亚,柳丝浅拂,作为衬托,再写菜花“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下片写其娇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